(术语)佛所证之真体也。七佛经曰:“佛有清净法界,证真觉智无不了知。”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唯识中道】 此为唯识宗所立的中道。唯识宗立三自性、三无性,即在于显示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而唯识中道的理...【离喜】 p1424 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一页云:离喜者:问:得第三静虑时,总离第二静虑诸有漏法;何故但说离喜耶?答...【染着过失】 p0877 瑜伽七十九卷十页云:由二因缘,应知染着过失。一者、邪受用故,二者、多杂处故。 二解...全一卷。日本黄檗宗僧高泉性潡撰。简略叙述印度、中国、日本三国佛门孝子之传记。分为兰盆胜会、启佛供亲、启母断杀...Juezan 南传上座部巴利语系佛教著述家。亦译佛音。出生于北印度菩提伽耶附近的婆罗门种姓,通吠陀学,擅长工巧...(1569~1633)日本临济宗僧。京都人,俗姓一色。字以心。幼年出家。曾师事相国寺西笑承兑,其后于醍醐三宝院学密教...【清净界生声闻】 p0962 瑜伽六十七巻六页云:兴雑染界生声闻相违,当知卽是清净界生声闻。...治病方法有二: 一、先正治法: 一、治大藏病 分三: 一、修止治病 二、作观治病 三、药...【所治能治有十六心】 p0744 瑜伽六十九卷二十页云:云何障治生差别?谓所治障,有十五心。何等十五?谓欲界系...(术语)通力之一种。依凭药力咒术等而现神通之作用,故云依通。所谓神仙之类是也。五通之一。见宗镜录十五,三藏法...【三种戒性】 p0178 瑜伽二十二卷七页云:复有异门。谓佛世尊,此中略显三种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离戒性。三...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这天,来了一个达官贵人,为小庙捐了很多财物。他在庙里住...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
今天我们《莫到老来方修道》,要讲到关于第二个大的部分,叫缘起门。为什么要说有极乐世界,为什么要让我们知道有阿...
持戒要老实相信,不能要信又好像不信 (一)老实人持戒,会觉得更轻松、更省事、又不疲劳。因为老实人看到佛戒说要这...
生命时刻充满无常。我有个朋友,刚刚发布他升职的消息,大家正在高兴,还没有来得及庆祝,他就发病去世了。有时候因...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渐渐老去,反映慢慢迟钝,身体也渐渐不行时,请耐着性子试着了解我,理解我 当我吃的脏兮兮,甚...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时即便是在梦中,也要把一切看个真切。这个世界充满虚幻的色彩...
清净法界
【佛学大辞典】
上篇:清净本然 | 下篇:清净法眼 |
【频申】 p1389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粗重刚强,心不调柔。举身舒布;故名频申。...
唯识中道
离喜
染着过失
释门孝传
觉音(Buddhaghosa 5世纪中叶)
崇传
清净界生声闻
治身病
所治能治有十六心
依通
三种戒性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生命只是一团泥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往生西方

为什么有些人持戒持得很辛苦

有没有享受的命?
宽恕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