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瑜伽九十九卷四页云:若故泄精,或复执触母邑手等,或行媒娉,因此趣入变异染心。或为好故,往亲属所,追求上妙长衣服等。当知是名染着过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观察】 p1468 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言观察者,谓由无倒观察作意,审谛观察已断、未断、有余、无余。...(名数)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也。又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也。或以名天台之三观等,三多不一种也...(职位)副寺之旧称。司寺内之出纳者。百丈清规副寺条曰:副寺者,古规曰库头。今诸寺称柜头,北方称财帛,其实皆此...即摩诃迦叶(梵 Mahā-kā?yapa)。彼身有金色之光,为头陀行第一,故又称大饮光、金色头陀、金色尊者。乃付法藏之...【鼻界】 p1279 品类足论二卷十三页云:鼻界云何?谓鼻于香,已正当嗅;及彼同分。...【见处法】 p0639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见处法云何?谓有漏法。...(术语)境为所观之境,行为修断之行。果为所得之果。就一切法而审详分别观察三性有体无体,有为无为等,谓为境。已...(术语)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者,不二一体也。辅行一曰:中...指主与伴。即主体与从属之并称。华严宗说法界缘起之法时,若以此为主,则以彼为伴;若以彼为主,则以此为伴,如此,...指以浅近平易之方式来讲说经典。系唐代以一般民众为对象而盛行之唱导(法会或斋会时,宣说教理开导众心)。此有一定...【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 p1095 瑜伽四十八卷十八页云:略说菩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谓入一切法第一义智成满得入故...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问: 一些讲法者在讲法的时候,特别强调怨亲债主的问题,认为如果没有解决好与怨亲债主的关系,那么在临终的时候就...
若先受尽不善业果而修善者,与上相违,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从暗趣明。此中差别者,将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无量种非变...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在宣称:我比你更有智慧 而是在低声说:我有太多无明烦恼要去除 所以我选择学佛 当我说我...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业力大就是随业流转;但心力更大,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所以讲...
今人多无知,不孝父母,不敬长辈,唯独溺爱子孙。从小就给孩子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衣食住行,皆是最好。结果孩子成...
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在无量劫的生命的流转当中,经历过很多很多次生命的经验。有些经验是痛苦的经验,有些经验是快...
如若是为了能受人信施、或为便于利用人的善心和对出家人的恭敬心而显出家相者,则是伪作沙门,心非沙门;若在家人披...有两位相交多年的朋友,结伴到远地去经商,两人身上各自携带了大把的黄金和珠宝。由于他们要去的地方,一路上荒山恶...
染着过失
【法相辞典】
【染着过失】 p0877 瑜伽七十九卷十页云:由二因缘,应知染着过失。一者、邪受用故,二者、多杂处故。
上篇:染污相 | 下篇:染不染法 |
laozihuahuzhizheng 中国佛道之争的一次历史事件。简称化胡之争。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一度被视为黄老神仙术的一...
观察
三多
库头
金色迦叶
鼻界
见处法
境行果
止观不二
主伴
谈经
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安法师:念佛人临终时冤亲债主会不会来障碍

【推荐】从净土宗的角度,要培养对弥陀皈依的心念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不要折损孩子的福

带业往生是有条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