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唯识宗所说“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指分析虚空、青、黄等不具质碍性之显色及明、闇、光、影等空界色而令至物质之...(名数)萨婆多宗所立。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之七方便位为七贤。信行,法行(初...(术语)四种问答之一。决定不变之答也。如一比丘问佛:五蕴不常变异否?佛言五蕴定为变异,是名定答。...暖、顶、忍、世第一为小乘之四加行位,大乘行则在十回向后,由加行位进入见道位。...【业有四种】 p1219 俱舍论十六卷一页云:又经中说:业有四种。谓或有业、黑黑异熟,或复有业、白白异熟,或复有业...(图像)菩萨虽以在俗之形为本仪,而于释迦法中助佛化之诸菩萨,外现比丘之形,与声闻众无异,故我国诸寺中或于僧堂...善不善业,于善趣恶趣中感生异熟时,有招引业圆满业。招引业者,谓由此业能感异熟果。圆满业者,谓由此业生已领受爱...(术语)欲界所属之禅定也。然欲界为散地不当有禅定,谓欲界定乃未至定之异名,是一义也。或谓欲界虽为多分散心,亦...指各种苦难之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术语)善业曰白业,善业所感之清净果报曰白报。...(譬喻)龟藏六处,免野干之难。以喻比丘藏六根而免魔害。...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
过中不食为斋,取其防邪、少欲为义。多食多贪,淫欲心就重,所谓饱暖思淫欲。晚上不吃,对于守戒、修禅定都有很大的...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方面,止观很重要,念佛也好,参禅也好,打坐用功都离不开止观...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有人说:我有一个念佛的秘诀,单独传授给你。他说这个肯定...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住所时,因为房门太小了,头不小心撞在门框上,富兰克林痛得掉...问: 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释迦牟尼佛这两位佛,请问师父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对一个初学者来说,不知从何下手。尤其对现在比较忙碌的人们来说,大家很少有时间...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应用什么方便,又有次第的方法,来修学佛法,请法师开示? 衍...
染不染法
【法相辞典】
【染不染法】 p0877 瑜伽一百卷十五页云:当知此中由五因缘,建立染法。一者、于三受中,如其所应,为杂染故。二者、能遍摄受诸烦恼品粗重性故。三者、能遍摄受现法当来非爱果故。四者、能遍连结生相续故。五者、能遍障碍一切善法、及于所知障智生故。由是因缘,名为染法。与此相违,应当了知不染法相。此不染法、略有二种。谓善、无记。
上篇:染着过失 | 下篇:染污爱与不染污爱 |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就“法身”一义,与某僧所作之机缘语句。碧岩录第四十七则(大四八·...
极迥色
七贤七圣
定答
加行道
业有四种
僧形文殊
善不善业
欲界定
苦海
白报
藏六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过午不食有哪些功德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