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远离贪缠心得解脱】 p1258 瑜伽九十七卷二十六页云:复次有诸苾刍、于诸念住,正勤修习;而是异生。或有胜妙可爱...禅宗公案名。又作云岩扫地、云岩拂地。本则公案记述云岩昙晟接化道吾圆(宗)智,令其觉醒本来面目之因缘。从容录第...【那提迦叶】 那提翻河。西域记云:捺地迦叶波,旧曰那提迦叶,讹也。缉诸迦叶,例无波字,此亦略也。毗婆尸佛...密教所立十六玄门之一。与“多字摄一”相对称。密教于解释经文与字相时,以梵字之一字来含摄一切之义理,称为一字摄...【非故思所造业】 又作非故思业。为‘故思业’的对称。即未经特意思惟而于不知觉中所造的善恶业。此业由身、口造作...(公案)翠岩夏末示众云:一夏已来为兄弟说话,看翠岩眉毛在么?见碧岩八则,从容录七十一则。...(术语)顺于作持戒而积极的行众善也。...【于义无倒】 p0746 辩中边论下卷七页云:于义无倒,其相云何?颂曰:似二性显现,如现实非有。知离有非有,是...指华严经、十地经所说万有事物所具足之六种相。即:(一)总相,即一缘起之法具足多德;如人体具足眼、耳诸根而成为一...(一)梵语 ghantā。指在佛前诵经时,所鸣打之一种法器。系用青铜、紫铜等所制,呈钵形,直径约十公分。禅宗最早使用...幽玄至妙之道。即指佛道、真谛第一义中道。此道非无、非有、非非有、非非无,超越“四句百非”,绝言语思虑,乃无所...地藏十轮经...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六千...
学习佛法要懂得佛法有两条根本规律:一条叫法从缘起,一条叫果从因生。这两条规律是千经万论共同阐明的根本大法,是...人类有一点点的善性善行唯恐人不知道,有一点点的恶性恶行唯恐人知道,所以都隐藏起来。平常看不出来,一有了机会就...
中国人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严格,可以在物质上苛刻一点,而对女孩要满足其物质需求。可事...
一个人既已发心皈依三宝,就必须依照佛法修持。外道的炼丹运气等方法,应当予以摒弃;倘若还是按照外道的方法修习,...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只以一切皆空,一切不著为护身符。而不知已著于一切皆空,一切...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与佛违。譬如药忌并服,何能愈病。必须念念克治自己习气,心...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在自己的身体里面,这个后果很严重。就好像一个屋子出了两个人...
薄尘行补特伽罗
【阿毗达磨辞典】
薄尘行补特伽罗者,谓住自性位微薄烦恼,如前所说自性位烦恼相,今此烦恼望彼是微薄故,虽于增上所缘境界,而微薄性烦恼现行,昔所修习胜对治力所摧伏故。
上篇:遍知离欲 | 下篇:辩才无碍解 |
总愿别愿者: 一、总愿 四弘誓是总愿。 二、别愿 如药师之十二愿。千手观音之六愿及十愿。普贤之十愿。弥...
远离贪缠心得解脱
云岩竖起扫
那提迦叶
一字摄多
非故思所造业
翠岩眉毛
作持门
于义无倒
六相
铃
玄道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白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卖棉偷金

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

炼丹运气是学佛的戒忌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