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和识。心梵语是质多,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梵语是毗若南,以了别为性,有了别认识的功能,如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是。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四种声闻之一。本体虽为佛菩萨,而为导他姑现声闻之身者。舍利弗,目连之类。见法华文句四上,三藏法数十六...【烦恼障粗重】 p1193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烦恼障粗重者:谓猛时长时烦恼性。 二解 杂集论十卷十四页云:烦恼障粗...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着家庭生活,而自...(名数)释迦佛入灭至弥勒佛出世之年数也。菩萨处胎经二曰: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王下成无上...(术语)有一实我体之妄执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说阿笈摩,除我有执。...(术语)台家用语,以乳等五味配一代五时之经。第一华严时,为乳味时。于此乳味时中,说华严经对于别圆之机是顿教之...即依修行之功,由佛力加持,而现成佛之相。为密教所说三种即身成佛之一。详称加持即身成佛。乃众生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名数)以日月之四翳譬四结也。一云,欲结也。二风尘,瞋结也。三烟,痴结也。四阿须伦,利养也。云等四翳使日月不...五根不具足,或缺一,或缺二、三者之谓。如聋、盲、喑、哑之类。 p4137...(名数)一,决定声闻。久习小乘,今世道熟,闻小教而证果也。二,上慢声闻。于小法未得谓为得,未证谓为证,是实凡...【法性行】 p0760 瑜伽三十四卷十三页云:云何复由法性行故观无常性?谓卽所有变异无常,灭坏无常,别离无常,...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佛说,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远贫穷。我说,心贫穷是永远的贫穷,心若富有必将富有。 有人说这世界上有很多贪心的人...在崔永元所著的《不过如此》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一天,鞠萍见崔永元忧心忡忡,便打趣地问道:小崔哥,有什么不...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很不以为然的...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人,把自己的内心准备好,这件事情就非常的重要。那么怎么把心准备好呢? 在《楞严经》里...我们的生命也像一种投资。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要盲目投资。要把我们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投注到真正有价值...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即会考虑生死问题,见死时房屋、财产等毫无用处,亦无法带走...一棵树最初必由一粒种子,下土发芽生根慢慢长大而成。一个人的智识学问也由从小一字一句的读书,慢慢累积而成,树有...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犯的毛病,一辈子也没有纠正过来,所以终其一生不能成就。在所...
心识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心戒 | 下篇:心咒 |
又作牛头宗、牛头流。为我国禅宗之一支。宗祖为牛头法融。法融初从三论宗之炅法师出家,后入江宁牛头(首)山幽栖寺...
应化声闻
烦恼障粗重
在家
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我有
乳中杀人
加持成佛
四结
根缺
四种声闻
法性行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让烦恼拐个弯
锄草斩蛇

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
大安法师:一颗出离牢狱的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