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有对】 p0536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义,几蕴,是有对?答:展转相触,据处所义,及粗大义,是有对义。...【五部结】 p0258 大毗婆沙论六十四卷十二页云:有五部结。谓见苦所断结,乃至修所断结。如彼卷十二页至十七页广说...(1064~1117)北宋曹洞宗僧。俗姓贾,剑州(四川)梓潼人。幼向正道,长勤参访,遍参真如慕喆、真净克文、大洪法恩...亦名:贷三宝物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明开)十诵,别人得贷塔僧物;若死,计直输还塔僧。善见,又得贷借僧...南朝佛教,包括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到陈后主祯明二年(588)中国南北分裂时期,在南方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空界】 p0786 瑜伽三卷三页云:又暗色、明色、说名空界,及孔隙。又诸暗色恒相续者,谓世界中间。不恒相续者...【无间业成决无离染得果】 p1095 俱舍论十八卷四页云:若造无间加行、不可转;为有离染、及得圣果耶?颂曰:造逆定...(譬喻)无门关曰:拼身能舍命,一盲引众盲。...(术语)二土之一。又三土之一。谓应于众生之机而化现之国土也。又作化土。...【远离】 p1256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远离?世尊告曰:诸上分结、已永断故。 二解 瑜伽十...(名数)僧史略上曰:案灵祐法师寺话凡有十名寺:一曰寺(义准释书),二曰净住(秽浊不可同住),三曰法同舍(法食...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与他的慈悲威德深入亚洲人心目中,他慈悲为怀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素以仁义存心的教化相融会,已成为家...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不要对自己太有把握。你说:欸,我不用收心。没有这回事情,...
这里,传灯大师施设了一个问答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现前一念之心和西方净土相即的道理。这个道理确实是很深的,很深...
过去有一位比丘,住在精舍,很精进持守戒法,梵行清净,常背诵般若波罗蜜,其声殊妙无人能及,凡听过他诵经者,莫不...第一苦: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
往昔,无畏王如来灭度之后,在正法时代有一位聪明慧黠的婆罗门子,他是受持五戒、护持正法的佛弟子。婆罗门子某次有...旭日缓缓升起,照亮了大地。祇树给孤独园里的比丘们,早在太阳射出第一道霞光前,已经开始一天的精进修行。 佛陀经...当前命相、风水、地理之学大行其道,相信的人为数不少:遇到事情总要花钱去求卜问卦一番。 那么,算命为什么会准确...
二种般若庄严
【三藏法数】
[出般若经并大智度论]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智慧能严饰法身。故名般若庄严。一已庄严谓人能修习智慧。如着美妙缨络庄严其身。是名已庄严。二未庄严谓人未能修习智慧。如无缨络严饰其身。是名未庄严。
上篇:般若二种相 | 下篇:金刚二义 |
属日本高野山真言宗寺,位于和歌山县。略称野山、南山。其总本山为金刚峰寺,系于八一六年由空海创建。八五三年空海...
有对
五部结
子淳
三宝物出贷
南朝佛教
空界
无间业成决无离染得果
一盲引众盲
应土
远离
寺十种异名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理解观世音菩萨的四个要点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小儿闻法,即解甚深义
人生七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