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僧史略上曰:“案灵祐法师寺话凡有十名寺:一曰寺(义准释书),二曰净住(秽浊不可同住),三曰法同舍(法食二同界也),四曰出世舍(修出离世俗之所也),五曰精舍(非粗暴之所居),六曰清净园(三业无染处也),七曰金刚刹(刹土坚固道人所居),八曰寂灭道场(祇园有莲华藏世界以七宝庄严谓之寂灭道场卢遮那佛说华严于此),九曰远离处(入其中者去烦惑远与寂灭近故),十曰亲近处(如行安乐行以此中近法故也),此土十名依祇园图经。今义如六种:一名窟,如后魏凿山为窟安置圣像及僧居是也,二名院(今禅宗多此名也),三名林(律曰住一树经中有逝多林也),四名名庙(如善见论中瞿昙庙),五名兰若(无院相者),六名普通(今五台山有多所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小房法 子题:小房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作小房法者,多事经营,恼乱二趣。大不依量,妨道招讥。制乞处分,...【寿随相续转】 p1270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八页云:寿当言随相续转?为一起便住耶?答:若欲界有情、不住无想灭...(人名)Buddhasena,三藏法师名。译曰觉将。见开元录三。...(菩萨)又名金刚药叉。不空成就(释迦)四亲近之第三,东方之菩萨也。为忿怒形,而以半三胡,如牙者为三昧耶形。密...(地名)善见律六曰:时毗舍离王,将诸妓女,入山游戏。王时疲倦,眠一树下。伎女左右,四散走戏。时树下窟中,有大...(经名)指中阿含五十五阿梨吒经而云。经中为阿吒梨比丘说筏喻。...全一卷。隋代王梵志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内容系以通俗之语句,阐示现实生活中所反映之佛教无常、因果等义理。...因明用语。于因明论式中,意义不均等之品类,称为异品。异品若仅为敌(问难者)所许(同意),而为立(立论者)所不...(菩萨)Mahā-samantabhadra,译曰大普贤。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轨曰:摩贺此云大也,三漫多此云普也,跋捺罗此云...行事钞·说戒正仪篇:“若有犯重罪不预闻戒,纵在寺内,别众则无;若经忏悔,来否随意。僧残已下,依教忏讫得闻。”...【持刀自害之退法阿罗汉】 p0850 大毗婆沙论六十二卷六页云:契经中说:有阿罗汉、名乔底迦。是时爱心解脱。彼...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在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佛陀波利,汉译为觉护,为北印度罽宾国的高僧。 作为罽宾国...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据三藏的内容分成十二类。 第一个是叫契经。 契经,本来经的解释也就叫契经,那么这个地方又叫...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
我们在四祖寺举办禅七,四祖寺就是四祖开辟的道场,四祖留下来的开示,就是《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我想,很多人都...
一日,净饭王往诣佛所,见到迦叶一千人等诸沙门形体枯瘦,心想:这些比丘虽然一心精进,却无庄严的外表,我当劝发宗...
云居山近代也有这种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宽定的师父来到云居山,他是浙江省宁波人,年纪只有二十五、六岁,...
有的众生,杀父杀母,出佛身血,五逆十恶,做尽坏事,恶贯满盈,应堕恶道,多劫受苦。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软语安...
冈波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说: 如果一个人前生喜欢杀生,今生也大都喜欢杀生;前生喜欢偷盗,今生也大都喜欢偷...
寺十种异名
【佛学大辞典】
上篇:寺 | 下篇:寺中 |
梵名 ?ata-giri。又作娑多祁哩、莎多祁梨。乃毗沙门天之眷属,八大药叉将之一。于秘钞问答中,译为众听;于梁译孔雀...
作小房法
寿随相续转
佛驮斯那
牙菩萨
迦兰陀村
筏喻经
王梵志诗集
自异品
摩贺三漫多跋捺罗
犯忏可否闻戒
持刀自害之退法阿罗汉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佛教经典的三藏十二部分类
为什么鸡蛋和牛奶不能吃

从随缘中得到无量法喜

逆境恶缘也是帮助我们成道的善知识

不可轻视外貌苦恼的修行人

念佛是消业障的最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