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Mahā-samantabhadra,译曰大普贤。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轨曰:“摩贺此云大也,三漫多此云普也,跋捺罗此云贤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mahāyānātiprativāhanārtha。又作回心向大。意即回转小乘之心而趣向大乘心,以求无上菩提。小乘唯求自利...【三种神变教授】 p0205 瑜伽二十七卷二十二页云:复有诸相圆满教授。其事云何?谓由三种神变教授。三神变者:一、...其义有二:(一)指本地佛之成道。“迹化”之对称。法华文句记卷五上(大三四·二三四上):“迹化举三千墨点,本成喻...上求是上求佛果,下化是下化众生。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合上求下化,叫做菩提心,菩萨的一切万行,皆不...(本生)龙树菩萨之本地,谓为过去之妙云相佛,又曰妙云自在王如来,今为垂迹之身,在初欢喜地之位云。三宝感应录下...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之戒体,此戒体虽属色法,但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术语)僧祇译曰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也。其大众共有之物,谓之僧祇物。此大众该摄十方一切之比丘比丘尼。假令施...(术语)依上所说无明无始之理,生死之无始,其理分明。但无终依别圆二教而异其义,别教已下为有终,以断九界而入佛...(术语)又曰较量。校较虽通,而以校为本。广韵曰:较,又古孝切,音教,与校通,比较也。比量物之多少曰校量。...亦名:不饮酒戒缘起 子题:饮酒戒以罗汉为缘起、饮酒十过、酒有十过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支陀国,娑伽陀为...(杂名)Śrāvaṇa,又作室罗缚拏,室啰嚩那。五月之名。从唐历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也。俱舍光记十一曰:室罗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地藏十轮经...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自襁褓至幼年之时,其衣食住行皆依赖于母亲者多矣。故凡为人母者,应善加体察子女的一举一动...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要如何才能把佛法和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结合起来?若我们能把所学到的...
赵州和尚,法号从谂,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中国的中晚唐时期,活了一百二十岁。由于赵州和尚年龄大,在禅...三条鱼的寓言十分耐人寻味。古时候,波罗奈河里有三条鱼,名叫大思、小思和中思。它们沿着河从森林游到有人烟的地方...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现代社会文明虽然日渐发达,但众生的杀业却不见减少...
所以这个地方从唯识学的角度,我们要掌握三个重点:第一个轮回的因素是什么?第二个轮回的相续是什么?第三个轮回是...
尊者祇夜多带着弟子,向西北方云游。 忽然,尊者停住脚,抬头望着树上,一只乌鸦停在那儿,尊者注视牠,然后微微笑...
有两个女子都得到庵罗果。其中一位是吃完果肉但不留果实内的种子,另一位则把庵罗果中的种子留下来。这一位留种子的...
摩贺三漫多跋捺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摩愉 | 下篇:摩达 |
(术语)又云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法,泰然无畏之德也。此有四种,称曰四无畏。大乘义章十一末曰:化心不怯,名为无...
回心向大
三种神变教授
本成
上求下化
龙树本迹
戒体
僧祇物
生死无始无终
校量
饮酒戒缘起
室罗筏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用心之事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赵州禅的两个特色
三条鱼的寓言
盲目放生的常见弊端

轮回的因素与转变

一时心软不出家,流浪生死九十一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