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龙树菩萨之本地,谓为过去之妙云相佛,又曰妙云自在王如来,今为垂迹之身,在初欢喜地之位云。三宝感应录下曰:“金刚正智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大光明佛,龙树名妙云相佛。大庄严三昧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日月星明佛,龙树名妙云自在王如来。”弘法之付法传上曰:“寻本则妙云如来,现迹则位登欢喜。”八宗纲要上曰:“龙树则昔之妙云相佛,今则寄位于初欢喜。”(但三宝感应所引二经藏经中无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图像)宋太尉吕惠卿,游五台山,见一童子。体黑被发,以蒲自足缠至肩,袒右膊,手执梵筴。对太尉说华严经之深义,...(术语)谓前生之心王开路引导后生之心王心所也。唯识论三曰:开导依者,谓有缘法为主,能作等无间缘。此于后生心心...(1275~1365)日本曹洞宗僧。能登(石川县)人,俗姓源。初于比睿山出家,后在加贺(石川县)大乘寺蒙受绍瑾之法,...(术语)谓由中有没而托生于母胎也。俱舍论九所谓时健达缚于二心中,随一现行。谓爱或恚。彼由起此二种倒心,便谓己...又修习者,谓欲勤策励勇猛不息正念正知及不放逸,修习差别故。欲修习者,谓为对治不作意随烦恼。勤修习者,谓为对治...【非一切时同行相应】 p0719 杂集论五卷十七页云:又有非一切时同行相应。谓依止心,或时起信等善法,或时起贪...结者结集之义,系缚之义,烦恼之异名。为烦恼因,而结集生死,故谓之结。又系缚众生,而不使解脱,故谓之结。即为生...【有痴心与离痴心】 p0555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四页云:有痴心者:谓痴相应。离痴心者:谓痴对治。...【谛听】 p137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谛听者:谓于如是相法,劝令审听。...即成佛。谓菩萨根除所有无明烦恼,而开真实之觉悟。一般谓声闻、缘觉二乘不能成佛,然法华经指出二乘与菩萨非本质上...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龙藏本)...
谦恭不是一种表面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 圣严法师 佛陀说:入于人群中,自未知他人,他人未自...
【竹窗随笔原文】 世人以不识字、不解事为愚,此诚愚也,非愚之愚也。读尽五车书①,无字不晓;收尽万般巧,无事不...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些疑惑。 一、极乐世界这么清...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其人即违犯无量重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佛陀告诉天藏...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个窗口。我们一...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海法师答: 首先,不是说平常或者平淡修时不出业障,精进修的...
在台湾参学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在台湾的道边路旁,不时能看到写有南无阿弥陀佛字样的牌子,附近也没有寺院。 这...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如前拜称) 三、南无阿弥陀佛 ...
龙树本迹
【佛学大辞典】
上篇:龙树 | 下篇:龙树出家因缘 |
(术语)亦曰他力回向。谓弥陀以本愿力收因位之万行,果地之万德于名号内,与之于众生也。行信,因果,往相,还相,...
四相
衣蒲童子
开导依
峨山韶硕
结生
修习
非一切时同行相应
结
有痴心与离痴心
谛听
作佛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推荐】谦恭,是有能力者所缺乏的美德

什么是真正的愚人

凡夫念佛十疑
昙影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