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亦曰他力回向。谓弥陀以本愿力收因位之万行,果地之万德于名号内,与之于众生也。行信,因果,往相,还相,皆自如来清净之愿心,回施于众生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名)Kilāsa,山名。译曰白。翻梵语九曰:枳罗苏,应云枳罗婆(婆应为娑之误),译曰白也。僧祇律第三十四卷。...禅宗住持之诲示,称为因缘;学人谢师家指导开示,而对之展具三拜或九拜,即称为谢因缘。敕修百丈清规卷六(大四八·...(异类)十王经之妄说,谓葬头河边有夺衣婆褫亡人之衣也。文曰:官前有大树名衣领树,影住二鬼:一名夺衣婆,二名悬...(杂名)于神佛立愿之人。...恒河是印度大河,河中多细沙,佛说法时,每以恒河之细沙来形容数目极多。...(?~1377)日本临济宗僧。信浓(长野县)人。师事高峰显日,且承继高峰之法。元代时,渡海东来,参访诸师。归返日...(名数)三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术语)九种缘上界上地之惑也。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五者及见集所断之邪见,见取见,疑...(天名)帝释名。玄应音义三曰:拘翼,此言讹略也。姓憍尸迦,即释提桓因及帝释同一位名也。慧琳音义十二曰:拘翼,...(一)凡十二卷。隋代吉藏着。又作法华经义疏、法华经疏、妙法莲华经义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系吉藏以三论宗...【一切行因略有二种】 p0015 瑜伽八十七卷一页云:一切行因略有二种。一、共,二、不共。共因者:谓喜为先因。...(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有一则很有趣的寓言:一头骡子脖子上系着铃铛,骡子每走一步,铃铛就发出清脆的声响。有一次骡子去菜地吃青菜,由于...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佛教承认有命运这一回事,但是佛教所认知的命运,并不是一...问: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对那些认为做慈善会影响自己念佛的莲友该如何交流? 大安法师答: 慈善和念佛的功德...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多修止,因为你观慧薄弱。一开始先念佛拜忏,事修多一点。等到你的心慢慢收住了,再慢慢观慧。一个...在台湾有一个佛教堂,它的理事长叫曹刚,信佛很虔诚。他的太太生了癌病,听说这个病是不能好的,就各处去请人医治。...世间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谦虚自卑,有的人自大贡高傲慢。有些是有才能智识学问而不显耀,有的人空腹高心...
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如屋中虚空,纵极好的眼,也看不见有灰尘。若窗缝中照来一线之...
愿力回向
【佛学大辞典】
上篇:愿力信心 | 下篇:愿土 |
【四静虑四无色生处】 p0465 瑜伽三十三卷十九页云:复次此中于初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梵众天,...
枳罗苏
谢因缘
葬头河婆
愿人
恒河沙
此山妙在
三有
九上缘惑
拘翼
法华义疏
一切行因略有二种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有了爱欲,就不能见道
挂铃铛的骡子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
大安法师: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

越到晚年,观照智慧就越重要
癌症病患念观音得救
过与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