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九种缘上界上地之惑也。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五者及见集所断之邪见,见取见,疑,无明,四者。盖十一遍行中,除身边二见者也。俱舍论十九曰:“于十一中,除身边见,所余九种,亦能上缘。上言正明上界上地,兼显无有缘下随眠。此九虽能通缘自上,然理无有自上顿缘。于缘上中,且约界说,或唯缘一,或二合缘。故本论(品类足论五)言,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色界系。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无色界系。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色无色界系。有诸随眠,是色界系缘无色界系。约地分别,准界应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六曰:“欲界烦恼,除无明见疑,余不能缘上地为境。此无明等虽亦有能缘上地者,然彼不能亲缘上地如缘自地。由依彼门起分别故,立彼为所缘。”是也。但小乘及杂集论等,谓唯此九能上缘,余贪瞋慢等,不能上缘,然成唯识论六曰:“有处,言贪瞋慢等不缘上者,依粗相说,或依别缘。”总之此等亦得缘上地也。出于大毗婆沙论十八,瑜伽师地论六十二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谓正开示。此道此行。于去来今众苦。能断能弃。能吐能尽。能离染。能灭能寂静。...(书名)五卷,南宋庆元甲申,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关于弥陀净土之一切法文。...(名数)魏书释道志。其为沙门者。初修十诫曰沙弥。按十诫为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禅林用语。原谓囫囵嚼生铁,既咬不动,又索然无味;于禅林中,转意为完全不加分别思索。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卍续一二...【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 p0583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者:谓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家...(杂语)教文之义理,无方无定,所诠之贵,在于得悟也。是三论一家之纲要。法华游意上曰:一之与异,随时用之。贵在...(人名)字仁山,清安徽石埭县人。生于道光丁酉十一月十六日。卒于宣统辛亥八月十七日,年七十五。生平好读奇书。凡...(经名)又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昙无竭译。佛在鹿苑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三昧已,放光照安乐世界...(菩萨)Hayagrīva,又作阿耶揭唎婆。马头观音之梵名。陀罗尼集经一曰:尔时观世音菩萨,现阿耶揭哩婆身,唐云马头...【四大种与极微】 四大种之说,并不是佛教所创立的理论,印度古代哲学家,以地、水、火、风为宇宙的质料因。六派哲...【依无事惑与依有事惑】 p0772 俱舍论二十五卷三页云:以修断惑、各有别事,卽是可意不可意等。于所缘境,此相...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甚么是快乐,可能每个人的定义不尽相同。被问到你快乐吗?可能要迟疑片刻思索答...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故名为观世音也。 普门者,以菩萨道大...
释迦牟尼佛是古佛再来,在娑婆世界这一期的示现中,他是个历史人物,不是一个神话人物。作为迦毗罗卫国的一位太子,...从前,印度有个婆罗门,他的家中生了一个男孩,长得英俊端庄,父母非常疼爱.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异常,和一般的小孩子...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过一则公案帝释天供养释尊时,曾向释尊提问:该用人间的食物还是天界的妙食来供养佛陀呢?释...
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为自我的一种延伸,对子女很是溺爱。不仅对子女与生俱来的不好习性不加...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三昧,你的智慧光明会慢慢地开展出来。如果一个人老是跟着妄...第一个,菩萨看到这个「有情」,他对于财富地位有重大的业障。这个重大业障有二个解释:第一个他本身福报不够,承当...
九上缘惑
【佛学大辞典】
上篇:九山八海 | 下篇:九世 |
亦名:摩触女人戒制意、摩触戒制意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僧残)第二,触女戒。佛所以制者,多论云,有六义:一...
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
乐邦文类
十诫
昆仑嚼生铁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
贵在得悟
杨文会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阿耶揭哩婆
四大种与极微
依无事惑与依有事惑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快乐的十大法则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及普门的含义

释迦古佛示现的启示
金钱的拖累

诸佛为何选择在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让小孩能够吃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