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牒文作释也。牒为札,凡于注疏中断割所释之广文而举之,恰如简札,谓之牒文。释者就其牒文而施释也。...一切有作为有生灭的因缘所生法。...【内受】 p0365 杂集论十卷二页云:内受者:谓因内身所生受。缘眼等处为境界故;依自身生故;名内。 二解 集异门论...谓音乐能摄人心,使专注于一缘而不他逸。大日经疏卷八(大三九·六六六中):“言摄意者,如世人见微妙色声,心为之...【毗卢遮那】 辅行曰:此云遍一切处。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唯识论云:一自性身,谓诸如来...(流派)自饿外道之行法也。...(术语)我者,谓自身;我所者,为身外之事物。是为我所有,故名我所。智度论三十一曰: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梵语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众善和止息诸恶之义。...梵语 satya-vāda,巴利语 sacca-vāda。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五○...(术语)古昔婆罗门种专奉之教法也。中有种种别派,而大要以梵王为主,以四围陀论为经。大日经疏二曰:于彼部类中,...梵名 Venuvana kārandaka nivāpa。即指迦兰陀竹林。梵语 kārandaka,意指好声鸟,译为鹊,故有将迦兰陀竹林译为...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和动物打交道,记得我上小学时我们家就养奶牛,听妈妈说我们家以前还卖过貂,后来开始卖驴肉,都...从前有个少年由于贫困,苦恼,迷上了求仙拜佛,可以解脱各种烦恼过神仙似的生活,在他家里只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生...
居士鲍中素来信,近来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处,故问大师,有没有秘密的窍诀,做为捷径?憨山大师与其的书信中这样说...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但是由于这种关系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问: 尊敬的法师,末学从六、七岁起,一直到现在,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片段,就是正在说话、做事、独处、群居时,忽然...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感是我们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四十八大愿弥漫在虚空法界的光明、愿力,就...
先讲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的人堕落到哪里?既然他往生不了西方了,那么诽谤了正法和犯了五逆重罪的人到底去哪里呢?根...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孕育。 二名能生经历各种痛苦而生产。 三名能正常以母手调理...
非一切时同行相应
【法相辞典】
【非一切时同行相应】 p0719 杂集论五卷十七页云:又有非一切时同行相应。谓依止心,或时起信等善法,或时起贪等烦恼随烦恼法。
上篇:非黑非白无异熟业 | 下篇:非可意非不可意法 |
又作十使、十见、十大惑。即十种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见等六随眠中,分见随眠为五见,即有身见、边执见、...
牒释
一切有为
内受
摄意音乐
毗卢遮那
自饿法
我我所
勤息
实语
婆罗门教
鹊园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活驴现杀,受现世报
佛法不在远处

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断无明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经常出现妄觉该怎么办?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

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的人会堕落到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