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自饿外道之行法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无学正念】 p1069 集异门论二十卷十三页云:云何无学正念?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有上法】 p0542 瑜伽六十六卷十三页云:云何有上法?谓除涅槃,余一切法。 二解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投生于畜生道的原因,即犯戒私窃、负债不还、杀生、不喜欢听受经法、愚痴妄想的心很重等等。...唯识学说,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氛感入第八识中,留下与本业同样的习气,将来能发生同类之果者,名为种子,亦如...(名数)九等之仪礼也。此为印度古来所行之致敬式。西域记第二谓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指远离一切系缚之禅定。此三昧,为无垢清净,远离一切系缚而得自在之境地,故称清净解脱三昧。住此三昧,能于一念间...佛所说之法,因合于正理,故叫做圣法。...身体作笑。智度论说:经曰:尔时世尊,从三昧安祥而起,以天眼观视世界,举身微笑。论问曰:笑从口出,或时言笑,今...指佛教经卷。又作黄卷朱轴、黄纸朱轴。以经文书于黄纸上而卷之以朱轴,故称黄纸朱轴。据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一记载,...【六识身因缘】 p0305 瑜伽九十一卷一页云:复次由二因缘,说六识身。以内六处为因,以外六处为缘。谓内六处、为彼...指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如来,即理性如来;藏者,含摄之义。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劝发菩提心文...优婆塞戒经...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家中生活非常困苦,因此连他妻子也得出门乞讨。后来他的妻子怀...
在《佛说八大人觉经》中,佛陀教导我们,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阐明了学佛的觉悟...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我们开始念佛,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念佛?我们常常讲发心,要...
龙华三会愿相逢 究竟真实的佛法,是唯亲证的诸佛乃能知之,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决非我们思量分别之所能...寺院所供奉的佛像,一般有立姿、坐姿、卧姿的不同。卧姿又称涅槃像,表示福慧圆满、动静一如。所谓圆满,就是了生脱...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何谓也?】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狐丘是个地名,丈人是指老...
今天是盂兰盆法会的第二天,看到一些居士们陆陆续续的来,有居士问我,师父,我们到了盂兰盆法会寄点钱过去,帮助我...禅七第一天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那一个妄想,一刹那又一个妄想,一个妄想就是一个...
自饿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自调 | 下篇:自归 |
宗镜录云三种三观:三种三观者,谓以观观心,不出次第圆融之义,故有三种不同也。 一、别相三观 别相三观者,...
无学正念
有上法
畜生因
种子
九仪
清净解脱三昧
圣法
身笑
黄卷赤轴
六识身因缘
二如来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被饿死的阿罗汉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大安法师《四心念佛决定往生》

参加龙华三会的三种资格
涅槃的含义

有三种事可招致社会上对你的怨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