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二十卷十三页云:云何无学正念?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学作意相应所有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名无学正念。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等起不善】 p1119 俱舍论十三卷十五页云:等起不善、谓身语业、不相应行。以是自性相应不善所等起故。如毒药汁所...又作己心净土、自性弥陀、唯心弥陀。指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俱在自己心中。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四八·三五二中):“...(术语)曼荼罗有画作与观作之二种:观作者内心观想之所作,故是为内坛,又云心坛,画作者云外坛。义释十二所谓若行...历代论师依诸经教说之内容、形式等,诠判如来一代圣教为诸种类别,四谛教为隋代笈多三藏所立“笈多四教”之一,唐代...(术语)解法之字义者。法有二义,一轨之义,谓以其体为轨范使人起领解心也。二持之义,谓维持其体不混乱他体也。唯...新罗僧。曾来唐,居止于长安,投西明寺圆测之门下,穷究瑜伽唯识之学。唐中宗嗣圣九年(692)归国,世寿不详。着般...即南宋时代对僧道所课之免役税。又作清闲钱。免丁,免除丁役之意。凡男子于二十岁时(丁年),须课兵役,然僧道享有...(1879~1938)江西澎泽人。名业笏。民国二年(1913),因阅印光大师文钞而皈依佛教,专心净土,于二十五年求其亲授...(修法)向佛眼尊修祈祷之法也。如法二字,总名严仪之修法。...(术语)梦中所现善恶之相也。大方等陀罗尼经说十二梦王之梦相。...梵语 prayoga-phala。即由加行所起之果。乃依不净观等之加行力所生之无漏智。为犍驮罗国诸论师所立九果之一。大毗婆...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
世尊涅槃转眼两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经典中所悬记的末法时期等种种败坏之相,现今都一一显现无余。纵观当今国际形势...
我们众生向外贪著、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切事物上起妄心,造生死业。所以见诸法的差别相,憎爱取舍,令心不停...编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和谐世界同愿同行。来自世界各地...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调柔、心轻安性生起之力,为所依止。未到地定的修学,他要以心...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进入了腊月,就是中国农历的十二月,进入腊月我就想起了腊八粥,为什么每年的腊月初八要喝腊八...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或许可以。但是一旦踏入滚滚红...问: 弟子经常将佛号提在心中,唯恐丢失;同时时常谨记发菩提心与念死。但是有佛友指出弟子念佛的心太紧了,应该放...现在科技文明发达,电脑普遍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脑虽然能够收纳种种信息,用各种方程式来说明事物的千变万化,...
无学正念
【法相辞典】
【无学正念】 p1069
上篇:无学正语 | 下篇:无忘失法 |
(杂名)唐文宗太和三年,苏州重玄寺刻石壁经成,白居易作碑,法华经六万九干五百五言,维摩经二万七千九十二言,金...
等起不善
己心弥陀
观作
四谛教
轨持
道证
免丁钱
许止净
如法佛眼
梦相
加行果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颠倒的人生

正因为向外贪求,才把本来佛遗失掉
现代传播方式让弘法触手可及

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

腊八粥的由来与营养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