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一卷一页云:复次由二因缘,说六识身。以内六处为因,以外六处为缘。谓内六处、为彼种子所依附故。又内六处、相续一类,如先所得,毕竟转故。境界、不尔。非彼种子所依附故。又非一类相续转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戒体惟色】 p0692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卷十五页云:问:何故戒体惟色?答:遮恶色起故。又是身语业性故。身语...【伊罗钵】 阐义钞云:亦云伊罗跋罗。伊罗,树名,此云臭气。跋罗,此云极。谓此龙往昔由损此极臭树叶,故致头...(仪式)入龛三日后,移龛于法堂读经,是为移龛佛事。见象器笺十四。...【灭尽定中识不离身证】 p1216 成唯识论四卷二页云:又契经说:住灭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而寿不灭;亦不离暖...(名数)一自力。世间之人,宿世有善根,不依他人之教诫,自能以精进勇猛之力发菩提心,名为自力。二他力。世间之人...三报之一。指此生造作善恶之业,来生受苦乐之报。(参阅“三报” 623) p2068...Taixu 中国僧人。俗姓吕,本名淦森,法名唯心,别号悲华。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人。光绪三十年(1904)于苏州...(术语)五相第一通达本心之真言也。连华部心轨曰:诸佛同音言:汝应观自心。既闻是说已,如教观自心。久住谛观察,...【四种非圣妄语】 p0451 瑜伽十四卷十三页云:又略有四种非圣妄语。谓于见不见,颠倒而说。于闻不闻,于觉不觉,于...指于密教受传法灌顶之四度加行修法中,行者钝根至极时,所采取之方便加行法。即行者若于加行中无法顺利暗诵时,则于...(术语)粗恶之语。又佛有大小乘之二教,小乘之教,谓之粗言,又有劝诫之二门,诫门之教,谓之粗言。涅槃经二十曰:...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当年乾隆皇帝私下江南时,有一天来到南海普陀山,看到那里三五成群的和尚拿化缘的钱来赌博,有的甚至还抽烟,乾隆对...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净,成就信实诚正的品格。 佛陀在世时,曾...印光大师在《复邬崇音居士书》中讲:前三日接到歧路指归二本,见后附之徽章,颇不谓然。民国二年北京法源寺道阶法师...诸位的病苦,当然首先引起了我的痛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还能来共同修学佛法,这不能不说太难得!佛菩萨的慈悲,...
问: 请教法师,什么叫功夫成片?经论中有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常常听说要想往生有把握,最低要念佛念到功夫成片才...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唯识所现, 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力,它会如实的什么叫...问:台湾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许多年轻学生因压力得了忧郁症 ,还有不少人习惯性自残。曾有人向您寻...
六识身因缘
【法相辞典】
【六识身因缘】 p0305
上篇:六十二见趣 | 下篇:六识三缘生 |
(经名)净土三部经中佛说无量寿经之异名。玄义分传通记三曰:大经者无量寿经,三经之中此经广故,对余二经名大经也...
戒体惟色
伊罗钵
移龛
灭尽定中识不离身证
四力
生报
太虚(1889~1947)
彻心明
四种非圣妄语
延行
粗言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乾隆皇帝遇观音的故事
不喝酒戒的由来
佛弟子身上勿佩带佛像、观音像挂件
从心不苦到身不苦

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吗

持地菩萨因地如何修福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