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作为有生灭的因缘所生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譬喻)又曰乳水眼。鹅鸟能分一器之乳水,以譬学者之择法眼也。...(名数)须弥山周围七重之金山也。俱舍论十一曰:苏迷卢Sumeru居中,次逾健达罗山Yugaṁdhara,伊沙多罗山Īśādh...【五事各有何相】 p0276 瑜伽七十二卷八页云:问:相、有何相?答:分别所行相。问:名、有何相?答:言说所依相。...(杂语)Ārya,阿梨耶之略。译曰圣者。玄应音义十六曰:梨耶,此云出者。谓出苦也。义译为圣者。又第八识之名,新...攀缘觉知之意。谓散乱之心于外境攀缘觉知。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七下):“攀觉流动,皆从妄生。如旋火轮,辍...(经名)延寿经之误。延寿经为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之异名。...(术语)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亦名:劝足食戒释名 资持记·释释相篇:“强以饮食劝已足者,故云劝足食。疏中,对前戒(足食戒)四别:一、前身犯...【诸心生起由十种力】 p1359 杂集论五卷一页云:谓诸心生起,由十种力。一、由串习力。二、由乐欲力。三、由方便力...(物名)即五钴金刚杵。...指无始生死根本、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据楞严经卷一载:(一)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禅修的过程中,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傲慢是一种看低别人的心理。瞋恚是一种生气的心理。 当年印度的悉达多太...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没有父母,也不...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非外道只静坐而已。念佛行住坐卧都可念。行时声默随意。卧时宜心中默念,不宜出声。坐时切不可...社会是人与人共同生活的环境里,因彼此关系集合而成的组织,举凡家庭、学校和公司都算是小型的社会,而个人则是组成...
前段时间,学习蕅益大师的一段开示感触颇深。蕅祖云: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夫病、死正现...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他这极熟啊!昼夜六时功夫都在,我们这一枝香能不能叫它在,...
我们只要发愿往生就是和阿弥陀佛相应啦...
假设我们以这一念凡夫的心去观察,我们只是就着它的一部分,偏重一部分来说明。我们这一念心有可能是有,它有它的正...
一切有为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一切诸法 | 下篇:一切有部 |
天台宗谓圆教之法有教、理、智、断、行、位、因、果等八种圆融。即:(一)教圆,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说惑、...
鹅眼
七金山
五事各有何相
梨耶
攀觉
寿延经
开光
劝犯足食戒释名
诸心生起由十种力
五智金刚杵
二种根本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去掉傲慢和嗔恚才能成正果

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
圣严法师《人人都有社会地位》

病、死现前时,有何五欲可贪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佛学漫画】怎样和阿弥陀佛相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