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譬喻)如鹅王之能别水乳,喻学者之择法眼明也。高僧传二曰:直入正宗,可谓具鹅王眼也。...(譬喻)金山喻佛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深妙。心地观经一曰:破有法王甚奇特,光明照曜如金山。...【五种非殊特法】 p0276 显扬八卷四页云:非殊特者:谓诸菩萨、修学无上正等觉乘时,有五种非殊特法。菩萨摩诃萨、...(术语)旧译曰第四禅。新译曰第四静虑。色界四地中第四地之名。此有九天,其第三广果天中有大自在天宫。此第四静虑...梵语 ālambana。攀取缘虑之意。指心执著于某一对象之作用。众生之妄想缘取三界诸法,此乃一切烦恼之根源。盖凡夫之...(人名)梁慧超,学经论,明解宏达,博赡内外。武帝敕为寿光殿学士。见释氏要览下。...(术语)开迹显本之略。见开迹显本条。...亦名:劝足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兄弟同作比丘,其一贪餮嗜食,不知足食不足食、余食不余食...【惑】 p1186 成唯识论八卷八页云:发业润生烦恼、名惑。...(物名)又曰五佛宝冠。冠于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头上者,有五峰,标五智五佛。...因明用语。指有法差别和法差别。所谓差别系指言陈与意许不完全一致。差别发生于前陈(主词)者,称有法差别;发生于...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与轻松。 人生的诸多烦恼追根溯源就是没有...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修陀罗的长者,拥有无数的财富,平日为人乐善好施,并虔诚信仰佛教,自己更发愿:每年腊八(十...
野蛮人谈虎色变,文明人闻癌色变,一方面因为癌症不以时至事先并无警告,些微的不适又未注意即时治疗,一旦发作便不...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正的对象。因此,每一个人无论在待人处事、行住坐卧,或是起心...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佛教经典中有佩戴佛像的说法吗,真的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吗...
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日精进持戒、诵经、打坐修习禅定;弟弟则勤于向施主们募化,并...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道,于是跟随一位沙门出家修行,作其弟子。师徒住在山中,沙弥...
有些人厌离世俗的生活,到寺院中挂单做义工,希望能够发心和修行两不误。他们被分配到各个岗位,有的人很发心,有的...
一切诸法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一切诸佛秘藏之法 | 下篇:一切有为 |
指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六根中之意根、六境中之法界等。其中,前七者称为七心界。以上八法皆为无...
鹅王眼
金山
五种非殊特法
第四静虑
攀缘
寿光学士
开本
劝犯足食戒缘起
惑
五智宝冠
二种差别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
比罗陀守德招福

素食与防癌
圣严法师《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

福慧双修的重要

五母同悲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