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指一切大乘甚深微妙的经典。
2、指法华经,因法华经所说的道理,精深奥秘,非一般钝根少智的人所能领悟。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明增定】 p0806 成唯识论九卷六页云: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明相转盛...(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慧沼疏,遁论疏,各有一卷。...【非我行相漏无漏别】 p0719 大毗婆沙论九卷十七页云:问:何故有漏非我行相,缘一切法;无漏非我行相,唯缘苦...(杂名)七女经曰:七女告帝释曰:愿与我辈愿,帝释许诺。一女曰:我愿欲得无根无枝无叶树。...(一)为佛演说法华经后所示现的十种神力之一。謦咳系指欲言说之前,清润喉嗓所发之声。表示欲语之状。据法华文句卷十...(术语)出离烦恼之尘垢也。四十二章经曰:透得此门,出尘罗汉。...【不损恼有情寂静】 p0338 瑜伽五十卷二十一页云:云何不损恼有情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譬喻)此二者行时,众鱼众贝悉皆附随。以譬一大烦恼起,众惑随之而起。止观五下曰:鱼王贝母,众使具足。...智度论所说十一智之一,即观见欲界苦集灭道四谛法的无漏智。...(譬喻)烦恼能害人,故譬以毒箭。涅槃经五曰:见阎浮提苦众生,无量劫中被淫怒痴烦恼毒箭,受大苦切。...(一)指三论宗所开之四重真、俗二谛。第一重二谛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第二重二谛以有、空为俗谛,以非有...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
父母,祖父母乃至亲人长辈老病时,我们能以饮食,医药,衣服,种种必须品供养之,用心护理使不漏洞,供养的每一天,...「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会因聚缘而来。将一件物品分解、分析到最后,只是地、水、火、风等基本元素的组...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种观想的方法,称为四念处,分别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这些基本的观想...
从唯识的角度,妄想它是唯识所现跟唯识所住。首先我们看唯识所现: 这个唯识所现这个识是指什么识呢?第八识。 第八...
真心不堕妄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了整个外境,但是它跟外境没有真实地结合。你看一个男人站在镜子前,它就随...
业有三块,我们看这个附表。 我们先看左上角有一个业,业就是身口意的造作。这个活动一造作时,它能够熏习第八识(...
1. 首先自然是精神会变好 睁开眼的那一刻,清醒的一天又来了。坚持早起必然会早睡,11点睡到6点跟1点睡到8点,感觉...漫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美容店,这美容店的作用的确不小,它能使不少人留住青春,延缓衰老,容光焕发,真正是修整有术...
一切诸佛秘藏之法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 下篇:一切诸法 |
【所立法不成】 p0741 因明入正理论云:所立法不成者:谓说如觉。然一切觉,能成立法无质碍有;所成立法常住性...
明增定
十一面神咒心经
非我行相漏无漏别
无根树
謦咳
出尘
不损恼有情寂静
鱼王贝母
法智
毒箭
四重二谛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悲田供养获极大功德福报
心中有戒,行中有定
圣严法师《好好善用「臭皮囊」》

随顺你的业力而变现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不受染污的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