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1892)清末僧。江西上饶人。字玉峰,号恋西。十余岁时出家于普宁寺,阅诸大乘经,在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一...羯若鞠阇,梵名 Kanyakubja,巴利名 Kannakujja。又作葛那及国、迦那鸠阇国、伽那慰阇国、罽饶夷国。意译曲女、妙童...(名数)龙种有三种之热恼,又云三患。长阿含经十八曰:佛言:何故名为阿耨达?其义云何?此阎浮提所有龙王尽有三患...据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一载,一切众生皆由色、受、想、行、识五法积聚而成身,此五蕴即为真如实相之理,故称五蕴实相...【四姓】 p0399 西域记二卷七页云: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二曰剎帝利,...(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术语)中阿含二十一说处经,为年少比丘说众生之身分六大假合,使舍诸欲。如骨肉之地大,血之水大,暖热之火大,呼...(地名)华严经所言之甘菩遮国。...【如来解脱及离盖住与阿罗汉解脱及离盖住】 p0585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页云:复次容有是处,或有一人、作如是念:...谓多人于同时发同一语。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九·三八九下):“时三大士,异口同音而白佛言。” [大佛顶首楞严经...(术语)对于修得或加行得之言。谓随生所得之法也。仁王经下曰: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大乘义章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有位福寿双全的老先生,少年时极其贫困,常常几天无米下锅。考中解元那年,街上一位推理算命很准确的算命先生,告诉...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思维暇满人生》。如何来思维我们今生已经得到的人生因缘,这就叫做思维暇满人生。暇,有两个含...
问: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该怎么办?明知这样做是犯戒但还是做了,是业障太深,还是着魔了? 大安法师答: ...当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开荒的地方巡看,并亲自指导,还要接待来自各方的人士。...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十分热闹的街道,贩卖着各种...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注文】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界,又有补处菩萨于中说法,亦可上升亲近大士,何须近越此方,...
我们要发忏悔心来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这部经中有一品,叫《忏悔品》,就是要我们忏悔过去的罪业,把罪业忏悔...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
明增定
【法相辞典】
【明增定】 p0806 成唯识论九卷六页云: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明相转盛,故名明增。
上篇:明得定 | 下篇:明行圆满 |
清代开版之大藏经。分有三种:(一)龙藏,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敕刊于北京,于乾隆三年(1738)完成。系以明代北...
古昆
羯若鞠阇国
三热
五蕴实相
四姓
直心
六界聚
绀蒲国
如来解脱及离盖住与阿罗汉解脱及离盖住
异口同音
生得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行善易命,邪淫丢官,都是如此迅速
得之不易的暇满人生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
虚云老和尚的节俭惜福
染布的譬喻

何不往生兜率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