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注维摩一“肇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生缘老死作顺后句】 p0480 瑜伽十卷十二页云:问:若生为缘,皆老死耶?设是老死,皆生为缘耶?答:所有老死,皆...【灭不待因】 p1213 俱舍论十三卷二页云:谓有为法、灭不待因。所以者何?待因谓果。灭无、非果。故不待因。灭既不...(譬喻)妄念鼓动,譬之于风。性灵集八曰:一念妄风鼓波涛。...梵名 Kātyāyanī-putra。又作迦陀衍那子、迦毡延尼子、迦陀衍尼、迦旃延子。意译作剪剃种、文饰、好肩。出身于印...堪为人师之僧。又为众僧之敬称。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大四七·九八八中):“复举昔有老宿,一夏不为师僧说话。”此处...空性固空,色性亦空,若悟空性平等,则色空不二,故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命根灭】 p0813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命根灭者:一切寿量,皆穷尽故。...(术语)正者对邪而言。正信者信正法之心也。维摩经方便品曰: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起信论曰:起大乘正信。...(1277~1360)日本临济宗僧。妙心寺之开山。信浓(长野县)人。早年于建长寺参禅三十余年。后投大德寺宗峰妙超,为...(人名)唐法照为善导之后身,创五会念佛,故称为五会法师。唐代宗大历七年寂。出于佛祖统纪二十六。...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赵州禅师,与他的侍者文远对话: 师因与文远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这里好造一个巡铺子。 文远便去彼中立,云:...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减烦恼》,讲了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有感恩的心态,要有奉献的精神,因为一个人的存...
尽未来际,不是尽形寿。尽形寿是指声闻戒。 尽未来际,就是在你初发心到圆成佛果,要经过很长的劫数。在这个不断的...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南阎浮提,就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它本质上是苦...问:有些人说做人比做事难。如果在职场受人冤枉,是要据理力争,或是以和为贵? 答:在社会上做事,有时并不是你技...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二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观察如来庄严功德中有...负面情绪一:承受压力 经常承受压力,也就是忍受慢性压力的摧残,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张弛有度,你的身体会进入一...
菩提达摩开创了中国禅宗,成为印度来华高僧中对我国佛教和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位。因此对其生平和禅法,一些僧俗青年学...
直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奈落 | 下篇:直堂 |
子题:两舌戒必待传说结犯 行宗记释云:“欲申两戒结犯之意。答中,初明 两舌 , 必待传 说 。此下,次明此戒,听说...
空三昧
生缘老死作顺后句
灭不待因
妄风
迦多衍尼子
师僧
空即是色
命根灭
正信
关山慧玄
五会法师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赵州和尚的耳刮子
随顺世缘不攀缘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永为道种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圣严法师《做好人际关系》

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义
六种不良情绪让健康亮红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