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复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则为三三昧。就果而言,则为三解脱。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教里的禅法,因为是如来所说,后人因名之为如来禅。至于禅宗中的禅法,因为是祖师所倡,后人因名之为祖师禅。其实...梵语 dvitīya-dhyāna,巴利语 dutiya-jhāna。新译作第二静虑。为四禅之第二。具有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等四...(1336~1405)日本临济宗僧。别号蕉坚道人。敕谥“佛智广照国师”、“净印翊圣国师”。土佐(高知县)人。早年从学...(流派)十外道之一。饰宗记七本曰:讪若,梵云珊阇耶,此云圆胜。此外道自云,我寂圆胜。梵Sajaya。...梵语 naihsargika-prāya?cittika,巴利语 nissaggiya pācittiya。又作泥萨祇波逸底迦、尼萨耆波夜提、尼萨祇贝逸...日月灯明,梵名 Candra-sūrya-pradīpa。又作灯明佛。乃于过去世中出现宣说法华经之佛。其光明在天如日月,在地如...亦名:与欲欲体 子题:欲之所须有二、僧私同须欲、单僧须欲、想欲、羯磨所被僧私二事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辨体者...【离欲恶不善法】 p1430 瑜伽六十三卷五页云;问:何因缘故,初静虑中,说离欲已;复说远离恶不善法?答:为欲显示...【后得无分别智胜利】 p0879 世亲释七卷十八页云:此中后得无分别智无染胜利、其譬云何?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杂语)对于弟子而说规矩礼度也。禅林之称。...梵名 Grhya-sūtra。古印度吠陀祭仪纲要书,与“随闻经”同属吠陀辅助文献─劫经(梵 Kalpa-sūtra)之一部分。约成...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弘化社32分本)...
大家学过《菩提道次第》,知道从修行上,根据各人发心的不同,也可以说根器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种士夫,下士夫注...宗教导师们总认为人类的幸福,并不在于感官上的满足与热情,或者充分的物质享受,这个事实与人类经验互相吻合。即使...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清晨五点钟,在佛号声中安详辞世,享年88...问: 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方法? 大安法师答: 打佛七也是依众靠众,一段时间放下身心...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这个偈子,是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的价值,善用生命,生命的价...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里面却有碍了。这个有碍是来自于我们众生这边:由于我们业障深...问: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师答: 至心就是至诚心。确实这是往生的先决前提。至诚心,我们业力凡夫也是可以...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种果报:若以念佛一门、摄生世出世法言之。为五欲故,发心念...
空三昧
【佛学大辞典】
上篇:空一显色 | 下篇:空大 |
(名数)于自他之身分起贪着,妨正道,故为此七种想破着心也:一、种子不净,烦恼业因之内种,父母遗体之外种,皆为...
如来禅
第二禅
绝海中津
讪者
尼萨耆波逸提
日月灯明佛
欲体
离欲恶不善法
后得无分别智胜利
说规矩
家庭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要想达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视平常的小事情
心灵的财富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圣严法师《不死之药》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