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疑】 p1287 瑜伽八卷三页云:疑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卽于所知事,唯用分别异觉为体。...【所转得】 p0738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四、所转得。此复有二。一、所显得。谓大涅槃。此虽本来自性清净;而由...(杂名)奉于神佛之钱。俗曰散钱,参钱。...(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有十二曜母鬼,游行于世间为小儿障害,此说以祭祀及咒术救疗之法。...《往生论注》,二卷(或作一卷),中国北魏释昙鸾(476~542)撰。 《往生论》系公元五世纪时,印度世亲晚年依《无...(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即阿陀那之译名。...【异相非相】 p1116 佛地经论五卷九页云:色等诸法变坏等相、不相似故;名为异相。远离如是各别异相,卽是共相。如...神通、业通的力量。佛菩萨与外道仙人所得的是神通,有五通六通之别,至于鬼神及狐狸所得的是业通,因鬼神与狐狸是靠...(术语)律于四人已上相合作羯磨,谓之众务。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众务,谓四人已上羯磨僧。...佛教语中,相当于社会之词为“世间”(梵 loka)。佛教强调出世间法,主张克服人间之苦,然其意义并非脱离社会,而...十种殊胜之行。(一)十地菩萨到达大涅槃所修之十种胜行,即十波罗蜜。(参阅“十波罗蜜”451) (二)游戏自在菩萨所修...(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问: 师父,我想请问一下,我们经常说要发菩提心,那这个菩提心是本来就有,还是因为因缘而发出来的一个心? 净界法...
前者思惟生死的过患,是改变对来生的爱取。而这里是改变对今生的爱取。这种人福报大多数都很大,他前生一方面布施、...
阿难尊者是佛的堂弟,佛成道那一天阿难才出世。阿难跟佛出家后,一直做佛的侍者,阿难跟佛,跟我们确实有着太深的因...问: 请问老和尚,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本焕法师答: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以少福德因缘。什么叫福德?...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的知见,由闻、思、修,要从听闻正法来的。这个见解,最高的见...
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三业能感得百千种报应。有现报,现世造作现世报;有生报,今世造作来生报;有后报,就是未来的十百...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去河边汲水。 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缝,因此每次到家时这只...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
所立法不成
【法相辞典】
【所立法不成】 p0741 因明入正理论云:所立法不成者:谓说如觉。然一切觉,能成立法无质碍有;所成立法常住性无。以一切觉,皆无常故。如疏七卷二十七页释。
上篇:所别不极成 | 下篇:所知障麤重 |
梵名 Jānabhadra。意译智贤。又作阇若那跋达啰。波头摩国人,善达经、律、论三藏,尤精于律部。北周明帝二年(558...
疑
所转得
赛钱
啰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
往生论注
执持识
异相非相
通力
众务
社会
十胜行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菩提心是本来就有,还是因缘而发出来的

修无常观,破除对今生的爱取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这种见解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