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八卷四页云:非殊特者:谓诸菩萨、修学无上正等觉乘时,有五种非殊特法。菩萨摩诃萨、由成就此五种法故;则五种殊特法,成就显现。何等为五?谓诸菩萨、以因利他苦,即为己乐。是故菩萨恒遍受行利他因苦。是名第一非殊特法。又诸菩萨、虽善了知生死涅槃,过失功德;而乐令有情毕竟清净,即为己乐。是故菩萨为净有情增上力故;恒誓受行处生死法。是名第二非殊特法。又诸菩萨、虽善了知默然乐味;而乐令有情毕竟清净,即为己乐。是故菩萨为净有情增上力故;恒勤方便,而为说法。是名第三非殊特法。又诸菩萨、虽已积集六波罗蜜多善根;而乐令有情毕竟清净,即为己乐。是故菩萨为净有情增上力故;以清净意而施与之。又不期彼施果异熟。是名第四非殊特法。又诸菩萨、以他利益事,即为自利益事。是故菩萨恒现受用一切有情利益之事。是名第五非殊特法。菩萨摩诃萨、由成就此五种法故;则五种殊特法成就显现;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十七种国土功德之一。谓彼土为毕竟安乐之大清净处,非如三界之颠倒不净。盖彼净土依法藏菩...【五无量】 p0259 瑜伽四十六卷十五页云:又诸菩萨、于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何等为五?一、有情界无量。二、...(杂语)如言长夜。谓生死之长也。观经玄义分曰: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七种正法】 p0057 瑜伽九十七卷七页云:复次依修所有菩提分法圆满增上,由七因缘,当知建立七种正法。何等为...又名五类龙王,即善住龙王,难陀婆难陀龙王、阿耨达龙王、婆楼那龙王、摩那苏婆帝龙王。...【粗重转依】 p1473 杂集论十卷十五页云:粗重转依者:谓阿赖耶识一切烦恼随眠永远离故;名为转依。...【断随烦恼有五种对治】 p1417 瑜伽六十二卷十三页云:谓勤修习内心寂静奢摩他行诸苾刍等,为欲断除诸随烦恼,应知...(杂语)Vijayārtha,译曰最胜好事。起世经二曰:其转轮王坐毗阇耶多,隋言最胜好事。...本生,梵语 jātaka,巴利语同,音译作阇多伽、阇陀伽、社得迦,意译本起、本缘、本生谭、本生谈。略称生。九部经之...【不定】 p0316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不定?谓于定地,下至作意,亦不能得。...意志之趋向。即内心所欲表示之意向。佛陀说法有平等、别时、别义和补特伽罗等四种意趣,称为四意趣或四意。 (一)平...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
作为三宝弟子,学佛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但从形式上的皈依到内心真正的皈依,我却走了很久很久。直到这次到柏林寺...问: 我在龙华寺请了一尊阿弥陀佛,当时我问寺院里的居士能否放在汽车里,他回答我说可以。我家里请了几尊佛,每天...
不舍心: 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切言论、行为、生活、学习,都是为了尊重众生的幸福,助成众...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为大众说法。众弟子当中有一位长老比丘,竟然在佛陀说法的时候,将脚伸得长长地睡着了...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做好某件事情,不想管或管不了之时,脱口而出说:随缘吧!其实...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佛视众生皆是佛,故多方化导,种种折摄之,纵令绝无信心,亦不弃舍;曲垂方便,...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妻子姓汤,汤氏。 当时莲池大师的邻居,发生了相当多无常的事...
学净土法门的人,他的本怀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远离五欲六尘的。所以净土是一个出世间的法,所标心的非常高远、超越...
五种非殊特法
【法相辞典】
【五种非殊特法】 p0276
上篇:五种殊特之法 | 下篇:五事各有何相 |
(堂塔)安置本寺开山像之堂也。又云祖堂或影堂。...
清净功德
五无量
永夜
七种正法
五大龙王
粗重转依
断随烦恼有五种对治
毗阇耶多
本生经
不定
意趣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入寺方知三宝恩
车里的佛像要如何摆法

学佛者应具足这五种心
敬与不敬之别

随缘不是随便
印光大师:佛视众生皆是佛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