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龙树传云:龙树生于婆罗门种,一切经书道术,无所不通。有契友三人,相共至术家,学隐身法,于王宫中为淫乐。王悟之,闭诸宫门,使数百力士以刀斩空。三人者即死,唯龙树依王头侧得免,是时始知欲为众祸本。入山诣一佛塔,出家受戒(付法传亦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僧不差辄教尼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若僧病不和合,众不满,应遣人礼拜问讯;尼众病等,亦遣礼拜问...【病怖】 p0938 集异门论四卷十六页云:病怖者:云何病?答:头痛等。广说如法蕴论。是谓病。云何怖?答:如有...(人名)中天竺国王之子,梵名戍婆揭罗僧诃Śubhākarasiṁha,唐言净师子,义翻曰善无畏。一云输婆迦罗,此云无畏...【佛有二种身】 p0654 佛地经论七卷二十页云:或处说佛有二种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实受用...【斫迦逻婆】 此云鸳鸯,匹鸟也。止则相耦,飞则相双。鸟喻品云:一者迦邻提,二者鸳鸯。游止共俱,不相舍离。...禅林用语。又作怎么生、似么生、作么、作生。作么,即“何”;生,为接尾词。相当于“如何了”、“怎么样”。本为宋...据北本大涅槃经卷二十一载,涅槃,大灭度之义。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若修习此大乘涅槃之法,则可获...【遂求静虑】 p1247 瑜伽四十三卷三页云:云何菩萨遂求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八种。一者、于诸毒药霜雹毒热鬼所魅等...(堂塔)在世尊生处龙弥你之塔也。八塔之一。...【十二有支还灭门】 十二有支还灭门,是逆观十二因缘,有情生死还灭的因果、即解脱的因果。如《过去现在因果经》谓...【法差别相违因】 p0764 因明入正理论云:法差别相违因者:如说眼等必为他用。积聚性故。如卧具等。此因如能成...礼佛大忏悔文...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晚课蒙山施食仪...
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凡事退让忍耐、不与人争;而且要默默努力付出,别问成果如何;...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的只园寺,平常修习极乐净土的观想,日夜精进而不间断。后来...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以我们就得要尊重一切众生,要报一切众生的恩,在菩萨眼里,就...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就成为佛教徒的标志。 不杀生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根本五戒...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界都是心变现的,无量地狱相是由心变化的。心变化的是没有的,...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是上静下然尼师。她每天早晚焚香诵经礼佛,很有修行。 在顺治...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广大,它不但有现世的安乐,它更重要是诠释一个来世的解脱。这整个修学当中,我们刚开始进入佛教,...一、活法 过一天,少一天;过一天,乐一天;过一天,赚一天。 二、幸福与快乐 幸福不会敲门来找你,快乐也不能从天...
龙树出家因缘
【佛学大辞典】
上篇:龙树本迹 | 下篇:龙树入龙宫赍华严经 |
梵语 ?ūnyatā va rūpam。“色即是空”之对句。指人间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
辄教授尼戒开缘
病怖
善无畏
佛有二种身
斫迦逻婆
作么生
修大涅槃得五事
遂求静虑
生处塔
十二有支还灭门
法差别相违因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幸毋相忘众生恩
戒杀与吃素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
老鼠也能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