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谓见取与戒取。亦即五见中之见取见、戒禁取见。(一)于非胜法中生定胜想,或于非事实中生决定心,以唯此为事实,余皆...【能归趣】 p0893 显扬六卷十六页云:问:齐何当名能归趣耶?答:具四因故,名能归趣。一、善知有德故,二、善...安乐的邦土,通常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经名)佛说阿难四事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四事供佛之法。摄于小乘部。...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多论云,前家食请,后家衣食请,听背无罪。二、前家食请,后家衣请,取衣向前家不犯。不向前...不思议境,指所观之境。观不思议境,谓观吾人现前之一念妄心即具足三千诸法,此阴妄之心即空、即假、即中,为三谛不...指五种善恶。能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者,称为五善。反之,破此五戒者,称为五恶。五恶招...铄乞底,梵名 ?akti,意译槊(短枪)。又称如来槊、如来槊菩萨。此菩萨主如来保护众生之方便之德。为密教现图胎藏界...又作内供、供奉。谓宫中斋会时,于内道场任读师等职者。此职名始设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时由元皎补任内供之职...蔽,蔽覆之义。诸蔽,指能蔽覆净心之悭贪、破戒、瞋恚、怜念(懈怠)、散乱、愚痴等六蔽而言。(参阅“六蔽”1311)...【善说】 p1137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复次由二因缘,佛世尊法,名为善说。一、言词文句、皆清美故。二、易可通达故...(龙藏本)...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僧伽吒经...一般人对修行的认知、想象,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经、拜佛、闭关、打禅七等行门的修持,这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佛法讲...问: 请问上班如果和同事们聊天谈八卦,说人家闲话、道人家长短,算不算是造口业(不管是事实或非事实)?还有,如...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满,出家求出生死。也就是说,他们也知道生死的痛苦,他们的生...第一、怀胎守护恩 妈妈怀胎十月,用心呵护,即使身材走样,皮肤变差,也不在乎,只是担心牵挂肚子里的我们是否健康...问: 念佛念经持咒该如何发愿?回向给一切众生是否功德最大?如果有与自己相关的人遇到困难或者灾病,我可以专门回...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是谁啊?他跟我是什么关系啊?他会知道我吗...
蕅益大师说,因为无性缘生的假观,所以整个未来的十法界的果报的升沉就是从这个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产生了...
问: 我学佛有多少年,修净土法门念佛,但是我很奇怪,时常梦见去一个陌生的山谷,在那边绕来绕去,不懂得搭什么公...
斫迦逻婆
【翻译名义集】
【斫迦逻婆】此云鸳鸯,匹鸟也。止则相耦,飞则相双。鸟喻品云:一者迦邻提,二者鸳鸯。游止共俱,不相舍离。今师释曰:以雄喻常,雌喻无常。生死有性善故,无常即常,如二鸟在下。涅槃有性恶故,常即无常,如二鸟高飞。是则在高在下,雌雄共俱,双游并息,其义皆成。
上篇:究究罗 | 下篇:耆婆耆婆迦 |
【观察】 p1468 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言观察者,谓由无倒观察作意,审谛观察已断、未断、有余、无余。...
二取
能归趣
乐邦
阿难四事经
背请戒料简前后
观不思议境
五善五恶
如来铄乞底
内供奉
诸蔽
善说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修行与工作互不抵触的
聊天谈八卦是造口业吗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母亲的十大恩
念佛念经持咒该如何发愿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你跟阿弥陀佛是一家人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