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4~1117)北宋曹洞宗僧。俗姓贾,剑州(四川)梓潼人。幼向正道,长勤参访,遍参真如慕喆、真净克文、大洪法恩等诸师,后入芙蓉道楷之门,承其后而为青原下第十二代法嗣。初住邓州(河南邓县)丹霞,后迁唐州大乘山、隋州大洪山,举扬禅风,学众千人,盛冠诸方。门下有真歇清了、天童正觉、大乘利升、大洪庆预诸人。宣和元年示寂,享年五十四,后人为之建塔于洪山之南。遗有虚堂集三卷、丹霞淳禅师语录二卷传世。[续传灯录卷十二、五灯会元卷十四、嘉泰普灯录卷五] p91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有为法】 为者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简称有为。乃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的现象;狭义而言,特指人的造作行为。...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作止不学教行意;二、前人如法劝学;三、知己所作非,前人谏者是;四、自心不...【因力】 p0591 如四缘入诸静虑乃至有顶中说。 二解 如二失坏因有二种失坏中说。...【随信行】 p1366 显扬三卷十页云:一、随信行。谓如有一,性是软根;纯熟相续;自昔已来,恒信解行。由此因缘,今...(人名)Jānacandra,译曰智月。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术语)该摄佛所说之经典,称为经藏。经中各含藏事理,故曰藏。三藏法数九曰:三藏者,谓经律论,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术语)多闻妙法而心生欢喜也。大疏八曰:由多闻此法,行与法契,是大庆,故曰多闻庆。...【不善界】 p0319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四页云:云何不善界?谓不善身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是名不善界。...与出离同义。要,含有愿、要道之意,故世多称“出离之要道”、“出离生死之要法”等语。长阿含卷十三阿摩昼经(大一...【意业】 p1206 成唯识论一卷十五页云: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 二解 成业论十九页云:意者:谓...(杂语)信受佛之教法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一、前言 我的朋友们和我谈起佛教问题时,多数认为这总是一种神道设教的不科学的迷信学说,它的作用,莫非是劝人为...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佛说,善知识有二种:一是善知识,二是大善知识。 善知识者,...佛陀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又把这分清净光明的智慧传授给我们,我们从佛的口中接受了法而后身体力行,我们的慧命是...问: 请问法师,孔子晚年尚学《易》以免大过,作为一名佛弟子也想学《易》以免过,有必要吗?另外,请教《周易》与...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界法师答: 念佛三昧,得看他有没有理观。如果他没有理观,念...问: 我常夜间外出,甚至经过坟墓之处,心常惊怖不安,念佛意义何在?有效果吗? 如本法师答: 人人都有他自己某方...
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受苦,永无出苦的时期了。印光法师《示华权师病中法语》 如果一有怕死的心,便...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到摩揭陀国游化,住在王舍城北方的迦兰陀竹园精舍。这天,迦兰陀竹园精舍来了一位当时著名的歌舞...
子淳
【佛光大辞典】
上篇:子院 | 下篇:子仪 |
华严宗古十玄门之一。系就心而阐明缘起之根本,亦即一切诸法皆依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建立,若善若恶,随心所转,故称为...
有为法
拒劝学戒犯缘
因力
随信行
惹那战达罗
经藏
多闻庆
不善界
出要
意业
受持佛语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四千亿财产
佛弟子需要学《周易》来免过吗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夜间经过坟墓如何克服恐怖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