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堂塔)释迦佛于灵鹫山说法华经,既终迹门三周之正宗分,至其流通分,忽然地下有安置多宝如来全身舍利(佛体之化石...【顺现法受等三业】 p1111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四卷九页云:云何顺现法受业?谓若业、此生造作增长,则于此生、受异熟...为大日经说会曼荼罗之内眷属十九执金刚之一。于密教中,主司速疾神通之功德。此尊之名称,据大日经疏卷一载,胜,大...【名义差别】 p0586 大毗婆沙论十五卷四页云:问:若名、亦是义者;名、义、有何差别?答:能显、是名;所显、...谓迷与悟各自有其因果。就四谛法而言,迷妄之因为集谛,其果则为苦谛;证悟之因为道谛,其果则为灭谛。 p4332...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构成宗体(命题)之分子,称为别宗。又作宗依。别,部分之意。依,所依以构成之意。例如“声...(术语)如谓诸佛为救世者。谓法轮为救世轮也。...【菩萨所观四智】 这是菩萨悟入唯识之理以前,所成就的四种智慧。唯识宗主张诸法皆由心识所变现,故否认心外有实法...【静语】 p1378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静语者:谓所说语,非数宣唱告示喧杂;是名静语。...指菩萨十地中之第九地。已达此阶位之菩萨,于他心得自在,自心亦得无碍智,故称心自在地。至此地者,能离六染心中之...【胜解行住菩萨于三处有忘念】 p1106 瑜伽四十七卷十八页云:于其三处,有忘失念。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声香味触...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之人可归纳成四种,是哪四种人呢?有人先苦而后乐;有人先乐而后...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生不息,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全靠一代又一代的高僧祖...
一位学人听说世上有一种移山大法,于是他就决定要学这种大法。但他拜访了许多名师,都未能如愿,感到十分失望。一天...1.使用传统的真空瓶胆的保温瓶,不用电热饮水机;用节能灯替换白炽灯;看电视时降低照明亮度; 2.用完电脑、看完电...
肾气充足的人脸上放光,神采奕奕,相反,如果肾气亏虚,虚火上炎,脸上就容易长痤疮,色泽比较暗,根比较深,尤其在...问: 请问师父,忏悔业障是否在向佛表达所做的业障之后更要放下,还是要每天的忏悔直到什么时候? 净界法师答: 他...
礼拜《梁皇宝忏》是佛门中修忏悔的主要法门之一,流传千载,经久不衰,感应无数。起因梁武帝梦见蟒蛇,为妃子生前嗔...
二法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胜义法胜义法。即涅槃之法。其义最胜。故名胜义法。(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二法相法法相法。即四谛法也。谓四谛之法。各有相状。是名法相法。(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上篇:二种舍利 | 下篇:二种法性 |
【欢】 p1343 法蕴足论八卷十七页云:云何欢?谓有一类,或因父母兄弟姊妹师友死等,便发自身乃至苦受。彼于尔时,...
多宝塔
顺现法受等三业
胜迅执金刚
名义差别
迷悟因果
别宗
救世轮
菩萨所观四智
静语
心自在地
胜解行住菩萨于三处有忘念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四种人的苦与乐

【推荐】只要你愿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报了

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低碳生活小贴士

肾气充足的人脸上放光
忏悔业障每天都要去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