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禅宗祖师接化弟子之方式。禅家宗匠接引学人时,为杜绝其虚妄思惟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术语)计者,计度分别也,计度分别所立之宗义,谓之计。若为他所难,更变其宗义,名为转计。...(杂语)死以贼害人,故名为贼。坐禅三昧经上曰: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事。乐着不观苦,不觉死贼至。...亦名:筹之制法 子题:五指、拳一肘、舍罗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五分,筹极短并五指,极长拳一肘。极粗不过小指,...【贪行补特伽罗相】 p0978 瑜伽二十六卷八页云:问:贪行补特伽罗、应知何相?答:贪行补特伽罗、于诸微劣所爱事中...摄大乘论云二智: 一、根本智 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智无异...禅宗公案名。为五代后唐庄宗与其师临济宗兴化存奖禅师之机缘语句。一日,庄宗向存奖谓(大五一·二九五中):“朕收...【七行观受七相】 p0063 瑜伽九十六卷七十页云:又由七行,于诸受中,观受七相。谓观诸受自性故;现在流转还灭...(术语)法慢之大者。于所得之法起慢心曰法慢。...(杂语)寻常之道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生死常道转相嗣立。...恼者,忿恨居先瞋之一分心戾为体,高暴粗言所依为业,生起非福为业,不安隐住为业,高暴粗言者,谓语现兇疏切人心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有一位长者妇因为经常被小姑所瞋恼,遂走入林间欲了断生命,...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犯人的故事:这两位犯人都是无意犯罪,刚入狱都很伤心绝望。但是过了一段日子之后,一位犯...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异、非同非异亦戏论也。以三种法...释尊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的时候。一天,许多化缘归来的和尚行走在荒野上,一群强盗看见了他们,立刻前来抢劫。 和...原文: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死而待人弃去。未几,果有欲弃之者。一人曰:狐尾甚佳,待我...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希望我们的道友你读哪部经的时候,哪部经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也告诉你修行的次第。都有修行次第的,哪部经里都有。...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
菩萨所观四智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菩萨所观四智】这是菩萨悟入唯识之理以前,所成就的四种智慧。唯识宗主张诸法皆由心识所变现,故否认心外有实法之说,为破除外道对‘实我实法’之执著,遂揭示此四智之说,以一一驳斥外道的见解。一、违识相智,就是鬼、人、天等共见河水,随其业感的差别,而所见各异。如鬼看见的是脓血,鱼虾等看见的是其宅舍,人看见的是河水,天看见的是琉璃宝地。假使外境实有,所见各异的相违识相如何成立?二、无所缘识智,一切所缘过去、未来,以及梦中的境,镜中的像,都不是实有,不过是唯识所现而已。彼梦中的境,镜中的像既然不是实有,其余的现前境界,当知也不是实有。三、自应无倒智,如果虚妄颠倒的愚痴凡夫,若能缘得不是虚妄的实境,他应当自然成就无颠倒智,不用修行,就可以解脱生死了。四、随三智转智。这是说菩萨能令虚妄之境,随三种智慧而转变,称为随三智转智。一者随自在者智转智。就是已经证得了心自在的八地以上菩萨,他随心所欲,能把大地河山,转变为金银琉璃,及各种珍宝。二者随观察者智转智。就是得了胜妙禅定并在定中修法观者,他们随观一境,都有无常、苦、空、无我等相现前。三者随无分别智转智。意谓菩萨证得无分别智时,一切境相都不现前。由上所述,可见境非实有。
上篇:菩提流支 | 下篇:集法忍 |
(术语)四曼之一。诸佛菩萨等身体手足动作之形。秘藏记本曰:羯磨曼陀罗威仪也,谓木像泥等作业之义。辨惑指南三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