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供阏伽于佛也。...梵名 Candra。又作月天子、宝吉祥天子。音译作旃陀罗、战达罗、战捺罗。印度婆罗门教将月神格化,称为月天。为十二...(术语)五尘之一。为四大种之所造,属于色法。耳根所对之境也。有八种之别。...子题:经论明忏三世律制忏已作、化忏通三世制忏局过去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戒发唯现在,缘境通三世,能防...Tang Yongtong 中国佛学史家、哲学史家。字锡予。湖北黄梅人。1917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18年去美国留学,先在汉...(名数)勒那三藏Ratnamati,对于北方之俗,不习礼佛,教以七种礼佛。混是非浅深,皆教人心之我慢使归于正法也。一...即以智慧观事、理诸法,而照见明了之意。又“观照般若”则指能观照事、理等诸法实相之理之智慧,为五种般若之一。肇...(名数)一声闻僧,上二种僧中者是也,二缘觉僧,缘觉有麟喻部行之二种,部行成僧众。三菩萨僧,修大乘行者。见同上...(名数)一外光明,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者。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痴之暗者。三身光明,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之身有光...子题:粪扫衣知足、树下安坐、乞食、服陈药、四圣行、四圣种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立四意者,依法虽四,位分为二...又作叹灵。即面对亡者之灵,赞叹其德业。为亡者回向之首语。例如禅林象器笺卷十三讽诵类叹灵条:“旧说曰:‘亡俗回...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则深妙的箴言,人人道得,却未必人人行得。然而,行人若不能老...
我现在的心态,是衷心感激这一生中,所有遇到过的法师、长者、大德、善知识、父母妻友。而特别要强调,我昨晚所发觉...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第...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是农历的四月初八,是我们大觉悟者释迦牟尼佛降生的纪念日。每年到这个时候,佛教徒会有...
《葛藤集》中说南岳怀让见马祖一心一意地想坐禅成佛,于是就拿了一块瓦片在马祖面前磨,马祖大惑不解地问:师父,您...
一、什么样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孙 印光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是均为好友,弘一大...
若不观心内证,法师略有十种过: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释论云。有论而无慧。所说不应受。 二、不融经息诤...
第四行愿:忏悔业障愿。 这个忏,原来也叫忏摩,是梵文和中文结合,翻译中文叫悔过,所以忏的意思就是发露自己原先...
二种法性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法即轨则之义。性即不改之义。谓一切法性无改易。皆可轨则而修。故名法性。一实法性谓一实之理。离虚妄相。本性平等。无有变易。一切诸佛。莫不轨此法性修之而成正觉。是名实法性。二事法性谓世间种种诸法。皆依于理。施设建立。所谓地水火风。五阴等法。随俗所知所见。虽属于事。实不外乎法性之理。是名事法性。(五阴者。色阴。受阴。相阴。行阴。识阴也。)
上篇:二法 | 下篇:契经二义 |
(术语)为十二支中无明行二能引支引起之识,名色,六处,触,受之五支也。...
华水供
月天
声
忏悔灭几世罪
汤用彤(1893~1964)
七种礼佛
观照
三种僧
三种光明
四依法制意
叹灵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沈家桢居士的学佛经过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无尽大悲 矜哀三界——宏海法师浴佛节开示

她不知佛,但一举一动却离佛很近

什么样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孙

《宗镜录》之法师十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