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犍坻】 翻续。...(佛名)又作须扇多。佛名。译曰甚净。见玄应音义三。梵Suyantu。...【善不善得】 p1140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如无记法、得有别异;善不善得、亦有异耶?亦有。云何?谓欲界系善不善色...(衣服)袈裟之异名。释氏要觉上曰: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名数)一常句。外道计过去之我,即为今我,相续不断,执之为常,即堕于常见,是名常句。二无常句。外道计我今世始...日本时宗十二派之一。为时宗第二祖他阿之弟子真观净阿所创立。以京都四条金莲寺为本山,故称四条派。教旨同于游行派...梵语 pacaūrdhvabhāgīya-sajyojanāni。指顺益上分界之五种结惑。全称五顺上分结。略称五上结、五上。结,系缚、...(职位)禅林掌佛殿之事者。见象器笺六。...谓对事物具有特殊之见识,或指具有特殊见识之人。又作具眼睛。禅林中,对能透见宇宙之原则,及一切现象之实相者,称...指修行有三种得益:(一)又作种熟脱。乃就所化实益之因果始终而分三类,亦即众生始于心田种下佛种,至最后得解脱,可...(名数)宝贤夜叉,满贤夜叉,散支夜叉,众德夜叉,应念夜叉,大满夜叉,无比夜叉,密严夜叉也。...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每年的6月24日,股神巴菲特都要吃上一顿天价午餐。此顿午餐的报价为数百万美元!这一胀爆眼球的盛事,理所当然地会...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 第一个不平等因。 第一性的东西在推动,造出一切万物的,大梵天也好...说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候一到,一定会报。好些人对此俗语不以为然,说什么那是迷信,世上...
你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生活以及周围环境的世界都是苦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苦的,而且在这里头忍受苦。 ...
在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的书信中,有一封信谈的都是养生: 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本的功夫,要至诚恭敬拜,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心里起的种种妄...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是啊,知恩就得图报父母。...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对我们修行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们要先知道一个事情,流转...
为三事故修奢摩他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梵语奢摩他。华言止。即禅定也。一不放逸谓修禅定而能止诸散乱。调伏诸根恶不善法。故心不放逸也。二庄严大智谓修禅定。既得离诸散乱。则本性寂静之慧。自然照朗。内外洞彻。于诸佛法无不通达。此之智慧。非定不发。是为庄严大智也。三得自在谓修禅定。能灭一切烦恼散乱。即得身心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挂碍。是为得自在也。
上篇:三止 | 下篇:觉观三种发相 |
梵语 samādhi-sajbodhy-avga。乃七觉支之第六。又作定等觉支、定觉意、惟定觉意。七觉支乃顺趣菩提之七种法,属三...
犍坻
须延头
善不善得
离染服
四句执
四条派
五上分结
知殿
具眼
三益
八大夜叉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你只有一个胃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善恶报应」对身体的影响

怎样才能减少痛苦

赵朴老的养生信

拜佛礼忏之要诀

一旦父母不在,哪有儿女归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