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对事物具有特殊之见识,或指具有特殊见识之人。又作具眼睛。禅林中,对能透见宇宙之原则,及一切现象之实相者,称具眼者。碧岩录第六十八则(大四八·一九八上):“仰山哈哈大笑(可谓是个时节,锦上铺花;天下人不知落处。何故?土广人稀,相逢者少。一似严头笑,又非岩头笑;一等是笑,为什么却作两段?具眼者始定当看。)”其同类用语,另有“具眼衲僧”,即指修行达于圆熟而能彻见事物道理之禅僧。 p307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何故真如名无我性?离二我故。...【三种练磨心】 p0197 世亲释六卷四页云:此中对治三种退屈心故;唯修三种练磨心。所以者何?以诸菩萨、闻于无上正...(故事)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佛一夏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拘翼国优填王,思念佛,以旃檀造如来像,高五尺。西域记五曰...又作签、栉。即为卜测吉凶祸福或裁决某事,于竹、木、纸片上记下文字或记号,或捻纸成丸状,拈取其一,以凭取决之。...谓值遇佛法乃属困难稀有之事。宿善甚厚始得值遇无上深妙之教法,故若值遇佛法,必得至心听受奉行。诸经论广宣此说。...【升进】 p0831 瑜伽八十一卷七页云:与二种退堕相违,随其所应,名为升进。...喻指妄想。妄想缠缚吾人之心,故称心缚。楞伽经卷二(大一六·四九六下):“彼相则是过,皆从心缚生。” p1410...为“唯心论”、“观念论”之对称。在佛教诸宗派中,华严宗主张“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唯识法相宗亦有“唯识无...梵名 Mahādeva。(一)大众部之始祖。音译作摩诃提婆。生于佛灭后百余年,乃中印度秣菟罗国(梵 Mathurā)商人子。...(术语)佛菩萨随众生之类而现形垂教也。...云何正命?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于趣邪命身语恶行所得无漏。远离乃至身语...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纵欲者主张及时行乐,放纵发泄,百无禁忌,其结果自然是伤身折寿。说到纵欲,我们可以翻开历史,从秦朝至清末的两千...佛陀带领众比丘弟子,向善信居士大德乞食。一行人威仪严整,众人无不投以钦仰赞赏的目光;然而才刚刚转入一条小巷,...问: 必须烧什么库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学佛的人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明证法师答: 往生这两个字,看往生到哪里,...1、梨: 煮一煮,润燥效果更赞 梨能润肺止咳,所以在干燥的季节,很多女孩子都会给自己削个梨吃,不过这样做可能会...
1)你要想幸福,学佛听闻正法是唯一的一条路。世间再没有比佛法讲得更彻底、更圆满,更能够带给人类幸福、解脱的真...由于无明和爱欲的缘故,众生四处地追求欲乐、爱乐。《巴利三藏》《小部.阿沙卡本生经》的一个故事,可以很好的说明...
学佛法宜慎始要终。古人云:打头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董。是故初学应慎之于始也。又云:出家之人,出家一年,佛在眼...
往昔古人参访善知识,动辄需跋山涉水数月,艰辛之至。而今交通发达,修行人参访丛林极为便利。如何亲近净业知识才能...
具眼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具疏 | 下篇:具寿 |
梵语 caitta, caitasika,巴利语 cetasika。又作心数、心所有法、心所法、心数法。从属于心王。乃五位之一。与心相...
真如名无我性
三种练磨心
雕像之始
阄
遇法难
升进
心缚
唯物论
大天
随类
正命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纵欲对健康的9个危害
向佛要钱
可以烧纸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吗
煮着吃更营养的5种水果

100个记住--慧律法师法语展示
美丽王后的前世今生

略谈学佛大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