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略称出世禅。三种禅(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之一。指发无漏智之禅,共有四种,即:(一)观禅,有九相、八...禅波罗密门云:九想,谓佛为众生贪着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术语)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毗若底Vijapti,此译为识。梵语倒置之为识唯,通常为Vijānamatrav...即不善之人。指身、口、意行恶之人,尤指否认佛教正理而不信受者而言。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谓,未来世之恶人,虽闻佛说...(术语)实相是从本以来佛佛传持之印玺,故谓之实相印。一切之小乘经以三法印印之,一切之大乘经以此实相印印之。法...(一)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须行不...略称水陆,或名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一种隆重而盛大的佛事仪则。近代学者认为是唐代密宗的《冥道无遮大斋》与梁武...由五佛授五智之灌顶宝冠予行者之印相与真言。五佛指大日(遍照尊)、阿閦、宝生、弥陀、不空。其中:(一)遍照尊,印...(杂语)法华文句一之上曰:正法念经,明三阿难:阿难陀,此云欢喜,持小乘藏。阿难跋阤(Ānandabhadra)此云欢喜...【十六种心】 p0116 显扬十八卷三页云:谓欲界系,有五种心。谓见苦所断心,乃至修道所断心。如是色无色界系心,各...(界名)刀剑之山,地狱之难处也。千手经曰: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往生要集上本曰:牙如剑,齿如刀山。...净土十疑论...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的人,终其一生为钱谋,为权谋,自以为做人很成功,但实际上...
讼习 讼,争讼,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有了过失,但是我们不想把过失发露出来。那怎么办呢?用种种的言词来加以争辩,...
印光大师对叶福备居士说:你父亲既然已经同意你出家,你就应当至诚恳切,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常常想阿弥陀...一滴水,单纯而透明,在阳光下却能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如果把一滴水用火焰炙烤,它会化为高天流云,如果把一滴水...1。甜酸苦辣尝遍,方知清淡滋味最美;万水千山走过,才见本地风光绝佳。 2。玩得转,脱得开,世出世间大智慧;拿得...
善导大师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开示了念佛人如何才能保证往生西方净土,尤其对病时及临命终时应注意的事项,讲...问: 我较深入地接触佛法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别的师兄们好像都有一些问题,我好像没什么问题可问,我为什么会是这种...
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苦,何谓乐呢?这些无不都是依据每个人所养成的习气,对身心感...
犍坻
【翻译名义集】
【犍坻】翻续。
上篇:萨拘卢楴 | 下篇:那罗 |
(术语)密教所立四身之一。佛身变化,现与人天诸畜同类之形也,如曼荼罗中,外金刚部之诸众及观音之三十三身是也。...
出世间禅
九想
唯识
恶人
实相印
福德
水陆法会
五佛灌顶印明
阿难有三人
十六种心
刀山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人生四个等级的境界

地狱的恶报从六根而出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一滴水的思考
禅话禅理30则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接触佛法半年多,为什么对佛法没有什么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