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毗若底Vijñapti,此译为识。梵语倒置之为识唯,通常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为三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为三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心,唯识论就了别之义而云唯识,其体一也。又唯心之名,通于因果,唯识之称,唯在因位,三种者:初能变(第八识),二能变(第七识),三能变(前五识)也,八种者,眼识乃至阿赖耶识也。义林章一末曰:“识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称唯识。或经义通因果,总言唯心。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识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二十论云:心意识了,名之差别。”唯识述记一本曰:“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遮虚妄执,显但有识,无心外境。二决定义。离增减数。略唯决定有此三故。广决定有八种识故。”问唯识之言,谓有八种之识,除八种识体之外,更无余法乎。答不然,言唯八识者,谓一切诸法不离八识,非言八识之外无余法也。凡诸法分别为五法: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应,五无为,此中前四者为事,后一者为理,称曰五法事理。此五法事理,皆不离识,故称唯识。以第一之心,乃识之自相,第二之心所,乃识之相应法,第三之色,乃心与心所之所变,第四之不相应法,乃心与心所及色之分位差别,第五之无为法,乃前四法之实性故也。又唯之言,取遮遣遍计所执性,识之言,取依他圆成之二性。唯识论七曰:“唯识言有深意趣。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所执离诸识实有色等。”义林章一末曰:“梵云毗若底,此翻为识。识者了别义,识自相,识相应,识所变,识分位,识实性,五法事理皆不离识。故名唯识。”楞严经五弥勒菩萨之言曰:“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巧用诸法,随机利物,称为方便。据净名经疏载,方便有三:(一)自行方便,谓佛及四十一位菩萨于心内自证不思议真俗二...三位极微中第二位色聚之微。大小乘各有异说,小乘以分析之极为极微,至于极微,则无可分上下左右方角等部分,称为极...【成就义】 p0665 大毗婆沙论九十三卷五页云:问:此中何者是成就义?尊者世友作如是说:不断义、是成就义。问...【饶益有情发心】 有情即众生。谓人起慈悲心,愍念世间一切众生受生死苦,即发心修行,愿拔其苦而与其乐,是名饶益...【无分别智生因】 p1081 世亲释八卷十四页云:论曰:诸菩萨因缘,有言闻熏习,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诸菩萨因缘...(杂名)寺之尊称。寺者生福之园庭也。...(杂语)受十戒,能住持之而不犯之法师,尊称之曰十戒持律之法体。法体与法师同。...(术语)金刚部之三昧也。大疏六曰:于金刚慧印一心不乱,是秘密主三昧。...(印相)结此印,则得随意生水也。...凡二卷。高丽了圆(了因)撰。又称法华经灵验传。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本书记述古来有关法华经之灵验事迹一○七条...(人名)南岳尊者慧思,从陈帝受大禅师之号,因云思大。更尊而云思大禅师,或云思大和尚。佛祖统纪六曰:帝可之,令...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龙藏本)...《大智度论》里谈到这么一位国王,是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他问佛陀:我常常在处理政务、与他国的战事问题时心很...过去有三兄弟,都说自己高大健壮,某次三人一起守夜,两位哥哥先睡,弟弟便独自坐着。此时,有一只叫不吉的虫过来咬...问: 本人是社会上的一个恶人,如何改恶向善? 大安法师答: 你是社会上的一个恶人,我也是社会上的一个恶人,大家...问: 请问法师,接触佛法以来经常听到这个人是法身大士,那个人是菩萨再来,现在有这么多的佛菩萨在世间为什么还称...业当然它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它只是在酝酿当中,它还没有成熟,那这就是你的机会;第二个,它已经成熟了,已经变成...我们平常当然理观不碍事修,理事圆融,你该拜忏还拜忏,该调伏粗重烦恼还调伏,但是你永远要知道,你心是住在一个无...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年轻人谈恋爱,朋友一介绍,哎呀,坠入情网了。就算是月亮也给她摘,太阳也给她捞,宝马也给她买上了,别墅也给她买...
唯识
【佛学大辞典】
上篇:唯境无识 | 下篇:唯识宗 |
法华七喻之一。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有大长者,财富无量,某日,宅舍起火,长者之诸子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知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