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驮索迦】 此云奴。说文云:男入罪曰奴,女入罪曰婢。风俗通云:古制无奴婢。即犯事赃(则郎切)者,被赃罪,...(杂语)遍三千世界也。碧岩五十三则垂示曰:遍界不藏,全机独露。...【等无间缘相】 p1121 大毗婆沙论十卷十七页云:问:等无间缘、以何为相?答:体卽是相。相卽是体。不应离体别求其...(术语)菩萨行位十地第二之名。具清净之戒行,离烦恼之垢染,故名。唯识论九曰: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感是感召,应是应现,意谓众生有感,佛就有应。...出生三世诸佛之母,即般若波罗蜜多,因诸佛若不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就不能成就佛道,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出生三世...系就诸经之内容、形式等,而将佛陀一代之教说判释为四类。 (一)宗爱法师所立。又称四时教。据法华经玄义卷十上、大...又作五十字母。系就梵语五十字母中,论列其义门。五十字母包括十六个母音字及三十四个子音字,乃印度儿童于启蒙时所...(术语)现生十种益之一。信弥陀者,喜身蒙恩德,以报谢之念为事之利益也。...指声闻、缘觉二乘;此二乘之人,相对于菩萨乘之一实,称为两权。法华玄赞序(大三四·六五一上):“扬一实而包总太...为净土宗念佛法门之一。乃元朝中峰国师所提倡,主要目的在超荐亡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离茫茫业海。近来十分流行,...(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
贯通三世,强者先牵 前面是讲到业力的生起,这以下讲到业力慢慢增长广大。为什么有的业力会增长,有些业力它就不会...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在一次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
若人听闻正法,就能够从烦恼系缚中得到解脱自在。《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我曾听闻过一段故事: 在德叉...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任怨地为五百位婆罗门修行者张罗饮食,并且将道场布置得很整洁...
菩提,梵语,此云觉、智、道。广义而言,即三乘圣人能断除烦恼成就涅槃之无漏智慧,名为菩提,亦名智德。 菩提,简...
江邦济。字道卿,号晴舟,安徽婺源江湾人,是江易园居士的父亲。江邦济,秉性仁慈孝顺,年幼丧父,母亲詹氏抚养孤子...
【原文】 古人大彻大悟,参学事毕,且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不惜口头生醭①。龙天推出,方乃为人。故辞法席②者,...
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当时提婆达多虽亦从佛出家,却为名闻利养蒙蔽心性,造作三逆罪:...
三学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一不可缺。而皆称为学者。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成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成圣德。故依此而修者。必证圣果也。一戒学戒者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故名戒学。二定学定者禅定也。谓能摄散澄神。见性悟道。故名定学。三慧学慧者智慧也。谓能断除烦恼。显发本性。故名慧学。
上篇:三论 | 下篇:三归依 |
唐代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天资颖悟,强识过人。出家受具足戒后,就长安崇福寺之满意学律,尽得相部宗之所传,与...
驮索迦
遍界
等无间缘相
离垢地
感应
三世佛母
四教
五十字门
知恩报德益
两权
三时系念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怎样避免罪业的增长强大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听闻正法解诸缚着
布施不只是布施物质

什么是菩提

江邦济的往生故事

学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