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菩萨行位十地第二之名。具清净之戒行,离烦恼之垢染,故名。唯识论九曰:“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又作劫缚拏。钱名。饰宗记四本曰:北方睹货罗国十个银钱名劫婆吒,即此方一两。梵语杂名曰:贝钱,梵语,劫...(术语)依梵网经之授戒法,戒和尚向受者十重禁一一说其戒相,问汝能持之否,受者答以能持,此于言下受得戒也。梵网...(地名)Anna,山名。译曰饭。见普曜经七,翻梵语九。...乃谓十一种苦行之方式。即:(一)阿练若(无诤声,适修行之闲处),(二)乞食,(三)一处坐,(四)一时食,(五)正中食,...梵语 ?ūdra,巴利语 sudda。又作戍陀罗、戍达罗。略称首陀。为印度四姓中地位最低之奴隶阶级。从事担死人、除粪、...(杂名)Graha,又作釳栗何,檗哩诃。译曰执。谓日月等之五执也。大日经疏十三曰:言釳罗是执。日之眷属,凡有八曜...原为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所执之手版,有备忘作用。用木、角或竹制成;禅林中,师家接化学人时用之。长三十八公分余,...指出家教团或于丛林修行之大众。又称清净大海众、清净众。如印度四大河流入于大海,即舍原名,皆成海水;比丘出家,...【五种居处】 p0261 瑜伽九十九卷十页云:云何居处?谓五居处。一、苾刍居处。二、苾刍尼居处。三、外道居处。四、...(术语)Śīla-Pāramitā,六波罗蜜又十波罗蜜之一。持戒之行也。...(一)指日天及月天。 (二)指同生、同名二天。此二天分别与人同时而生、同其名字,常与该人相随伴。八十华严卷六十(...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庐山东林寺退居方丈、北京法源寺座元、佛门泰斗传印老和尚,于2023年3...
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无明妄动,是为大咎。从真起妄,迷上加迷,依惑造业,依业受报。由因感果,以善恶而定升...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见任何东西。有人说,愤怒的人恢复理智时,会把怒气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如...
【存养篇】 一、得意淡然 不扬己盛 当我们面对得意的境界时,倘若存心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好,就是一种名利心在作祟...
天亲菩萨在作《往生论》的时候,谈到一切十方的众生,包括菩萨,如果满足往生西方净土一愿,就等于满足一切大愿。我...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时,提婆达多怀有恶心,欲害佛陀,自立为佛。于是,提婆达多教唆阿阇世王杀害自己的父亲...
在学佛之后。很多道友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的不够透彻。经典看的不够丰富。以念经来说,念一部经嫌少,念两部...
所以蕅益大师他讲一个观念很不错,他说没有实体,你要可以从它的三个角度: 未生无潜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
离垢地
【佛学大辞典】
上篇:离垢 | 下篇:离垢眼 |
【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 十地菩萨所断十种障的第十种。这也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菩萨因此障的存在,虽得四无碍...
劫婆吒
能持
頞那
十一苦法
首陀罗
釳罗
笏
清众
五种居处
尸罗波罗蜜
二天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佛门泰斗传印长老安详示寂

众生皆有佛性 不宜杀生庆贺
生气时会有七件事情降临在他身上

晴日集

只要往生极乐,所有的愿都能实现
对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于向诸佛起恶心

不去实行,你就不能证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