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名)Ārāma,又曰阿罗弥,阿蓝么,阿罗,译为园。玄音应义二曰:阿蓝磨者,园也。翻梵语九曰:阿罗弥者,园。...(杂语)超越思虑分别也。唯识论十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中略)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一切施】 p0002 瑜伽三十九卷一页云:云何菩萨一切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若...(?~1167)宋代曹洞宗僧。又作得明。杭州(浙江)盐官人,俗姓顾。法号澹堂。初随同县圆觉寺文慧守璋禅师。绍兴十...色界四禅,共十八天,谓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 一、初禅三天 自此已上,身衣随意,无复男...(譬喻)以水火二河,喻众生之贪瞋。以中间之白道,喻清净愿往生心。观经散善义曰: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里,忽然中...八圣道支所缘境者,谓即此后时四圣谛如实性,由见道后所缘境界,即先所见诸谛如实性为体故。 道支自体者,谓正见、...(譬喻)喻佛教威神,发大音声,震动世界也。传灯录曰:释迦佛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īsa?iraskatā(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优婆塞戒经卷一(...(名数)四分律以三衣与僧羯支Saṁkakṣikā,及覆肩衣为五衣。五分律以三衣与覆肩衣水浴衣为五衣。义净之新律,以...佛之智慧广大而不可思量,为最胜无上之智见,故称佛智为广大智。大日经卷三(大一八·一八中):“奇哉真言行,能具...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
一、绪 言 禅宗以传佛心印为宗,故名佛心宗,在佛教各宗派中,是个特殊的宗派。又以其行持的行相近似禅数学的习禅,...
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说,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佛菩萨的力量,任持是自己拿的力量。这个我们早就说过了,佛菩...
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带业往生。离开了这个本质特点,那么这个净土的特别法门也就跟通途的法门没有两样了。我们生在这...
问: 我越是修行,越觉得自己差劲,越来越惭愧,越往自力方面努力,感觉不太想佛力。自己想往生,也有信心,这种情...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键是破除我执。为什么会起贪心?无非是我执在作怪:因为我喜欢...
忍耐是说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说成安忍。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会碰到不如意的事,最容易起的就是嗔心,而对治嗔心的方法...
第二章 归敬祈愿加持 请看愿偈: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唯愿慈悲哀摄受。 【注文】...
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欲方便开演,则尘说刹说,说之终不能尽,今又安从宣扬起耶?夫...
三种至教
【三藏法数】
[出显扬圣教论] 一圣言所摄谓修行之人。于如来及诸弟子所说正法。当依凭正义。信解修习。遵崇圣制。不敢违越。是名圣言所摄。二对治杂染谓修行之人。修善去恶。必有对治之法。如心散乱。则以禅定之法治之。如心贪染。则以不净观法治之。乃能息妄归真。得入正道。是名对治杂染。三不违法相谓修行之人。于如来所说正教。当遵其法相。如理思修。精进一心。不敢违背。是名不违法相。
上篇:为三事故修毗婆舍那 | 下篇:南中三教 |
亦名:安居竟自恣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所以制在夏末者。若论夏初创集,将同期款九旬,立要齐修出离;若逆相举发...
阿罗磨
寻思路绝
一切施
德朋
色界
二河白道
八圣道支
狮子吼
无见顶相
五衣
广大智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能悟法师:禅宗概论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和求加持

【推荐】带业往生是带什么业

这种情况是对佛的愿力认识不足吗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不从小事来学忍辱,没法来成就大事的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