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佛名)大日如来之密号也。...(术语)离苦难也。最胜王经二曰:愿以智剑为断除,离苦速证菩提处。...(术语)四无碍辩也。是为化度众生之法,故名化法。见璎珞本业经上。...【三学中所有正行邪行】 p0221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二页云:又略于此诸所学中,所有邪行,应正了知;所有正行,应正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一切法皆不可得一实在之体质的意思。维摩经说: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子题:水尘量、一阿耨尘、阿耨尘、一铜上尘、铜上尘、一水上尘、水上尘、一兔毫尘、兔毫尘、致练 行事钞·二衣总别...(术语)根本律云:苾刍应习浮,恐有难缘,不能浮渡。...(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八大人觉者,有八法为菩萨声闻缘觉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其注解列下。○八大人觉经略...指对于同一境界,由于见者心识之不同,其所抱持之观点亦因而大异其趣。又作一处四见、一境四见、一境四心。乃唯识学...【法体虽有不可取相】 p0765 瑜伽六卷四页云:我今当说虽复是有;不可取相。谓或有远故,虽有而不可取。又由四...【真实总义二种】 p0920 辩中边论中卷十一页云:真实总义、略有二种。谓卽能显所显真实。能显真实、谓卽最初三...(印光大师校印本)...(龙藏本)...僧伽吒经...
漏尽比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证得人我空了,没我的观念了,当然也没有我所有的观念了。 如果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还...
佛法中,以心为主。学禅以心为主,世间法也是以心为主。做人、做事,无不是以心为主。学禅特别强调心的作用,心的力...玄沙师备曾说∶我们好像是全身没入大海里,却伸手向人讨水喝! 所以当一个和尚问他什么是自我时,他立刻骂道∶你用...
古时候,长安百姓热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在一个月黑之夜,出门捉蛐蛐,不知不觉来到了坟地。抬头猛然看...
假设我们能如法地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看经文: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回向,又作回向、转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向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
修行的第一个就是靠语言文字的佛法产生观照,所以叫做名字,依止圣言量的这些名字。名字在娑婆世界主要是靠听闻,听...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交换求加持。 好,这个地方说明我们开始这个是关键了,我们...
三觉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疏并起信论] 一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体。本来觉了。离诸妄念。故名本觉。二始觉谓本觉之体。忽起妄念而成不觉。今始觉了一切诸法。即是真如平等不二。故名始觉。三究竟觉究竟即决定终穷。同于本觉。故名究竟觉。
上篇:三三味 | 下篇:三忍 |
全一卷。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初解十八空之义,又阐释此十八空摄于十六空、十四空之法义,次释七...
遍照金刚
离苦
四化法
三学中所有正行邪行
三世不可得
漉水袋诫约
知浮法
八大人觉经
一水四见
法体虽有不可取相
真实总义二种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极乐世界的漏尽比丘

做人做事无不是以心为主
日用而不知

若能作不净观,欲火当下冰消瓦解

如法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
回向的意义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