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羯耻那】 此云煮狗人。...(术语)周遍圆满之觉悟也。止观五曰:乃至成佛,正觉大觉遍觉。皆是观慧异名。...【善趣】 p1136 瑜伽八十一卷七页云:善趣者:谓人天。...(术语)对于随相戒而言。又云无相戒。持戒之人,心无所著,一切之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也。见华严大疏。...(术语)以有空分别诸法,谓为有而非空,是第一句有门也。反之而谓为空而非有,是第二句,空门也。反之而谓为亦有亦...又名无缘大慈观,佛与众生一体,他对众生的慈悲,不起分别,任运自然而来,普济无碍,无穷无尽,无境无缘,所以叫做...1、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是;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指得生梵天之四种福业。即:(一)供养如来驮都(舍利),建窣堵婆于无窣堵婆之处。(二)供养四方僧伽,如造寺、施园、...指五法、三性、八识、二无我。为法相宗所立。五法即相、名、分别、正智、如如;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职位)禅林司仓库者。又曰库头。...梵语 upasajpanna,或 upasajpadā,巴利语同。音译邬波三钵那。意译近圆,有亲近涅槃之义。又作近圆戒、近具戒、大...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龙藏本)...僧伽吒经...
第一种原因是物质的原因 现在我们的社会污染太大,我们所吃的东西,食品等等。物质的污染有很多方面,饮食上面的污...国王有七个女儿,这七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远近皆知。所以国王送给她们每人一百个漂...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唐 寒山) 这是唐代著名诗僧寒山大师的一首诗...
说一个故事你们听,我听虚老和尚他自己讲,他在安徽黄山,他想到南京毗卢寺挂单去,吃了早饭起单走,背起他那一点烂...问: 弟子有一次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感觉进入了一片光明的世界,没有任何有形的事物存在,只有活跃的思维,感...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向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
释迦牟尼佛告诸弟子:过去久远世时,有佛入城乞食,随行的众比丘弟子皆相好庄严,威仪端正。一位怀孕的妇人,适巧遇...问: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请人助念,他有何方便来补救? 净界法师答: 哦,这个很麻烦,因为痴呆症,第六意识...
三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二禅乃至灭受想定时。
上篇:三忍 | 下篇:三止 |
为“生静虑”之对称。乃生静虑之因。此定寂静而有慧,能审虑,故称静虑。盖此定为发得之定,虽身于欲界散地等之下地...
羯耻那
遍觉
善趣
离相戒
四句分别
慈观
三业
四梵福
五三八二
知库
具足戒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影响健康的四种根本原因
公主的发夹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把妨碍修行的事统统放下,功夫自然就现前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