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博叉】 此云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此依四分律出。...(菩萨)普贤菩萨之异译。普为遍,贤为吉,言别意同也。智度论九曰:一佛图中有人癞风病,来至遍吉菩萨缘边,一心自...【异类】 p1112 瑜伽十五卷七页云:异类者:谓所有法、望所余法,其相展转、少不相似。此亦五种。与同类违,应知其...(杂语)谓性即是佛也。六祖坛经曰:性即是佛,离性无别佛。顿悟入道要门论下曰:僧问何者是佛?师曰离心之外,即无...(界名)四王天也。六欲天之第一。为四大天王之所住,故云四王天。在须弥之半腹。最初之天也。...菩萨任意而生之变化身。...羊车、鹿车、牛车。羊车是形容声闻乘只能自度,不能度他,好像一辆小小的羊车不能载物;鹿车是形容缘觉乘能自度兼度...有二说:(一)指守护灌顶小坛(即受新阿阇梨供养之坛)四门之金刚。据大日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等载,即:东南之住无...数论外道于惑、智之分类,立疑倒、无能、欢喜、成就四分,其中,前三者属惑,后一者属智。更细分为五疑倒、二十八无...(术语)十六特胜之一。谓由欲界定证未至地之定时,证身及定法皆虚假也,息之入出遍身,微而如有,有而如无也。...丛林中,大鼓与殿钟等鸣打三会之际,其第一会(第一通)与第二会(第二通),合称两会。禅苑清规卷四浴主(卍续一一...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欲望太高,就很难有幸福有快乐。 在凡夫层面,虽然我们还不...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 两...
五家钟板 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式。五家七派每个宗派都有自己的钟板,近代以来虚云老和尚的...著名作家欧亨利和一个朋友去超市里买饼干,欧亨利礼貌地对店员说了一句谢谢,但是店员却始终忽视一切,不发一语。 ...
一日,阿难尊者告诉舍利弗尊者,说自己曾见过文殊师利显现神通变化。阿难尊者说道:昔日,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的给孤...
修行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我们造下的恶业,身语意的恶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障碍,这就是业...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因缘,即为化缘,即为化度众生的因缘;教化众生...
古人说: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只因你我无始以来贪爱炽然,流浪生死,八万四千尘劳,种种习气毛病放不下...
三无为
【三藏法数】
[出俱舍论] 无为者。谓真空寂灭之理。本无造作。故名无为。一虚空无为虚空即无碍之义。谓真空之理。不为惑染之所障碍。故名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择即拣择。灭即寂灭。谓声闻之人。用智拣择。远离见思系缚。即证寂灭真空之理。是名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谓声闻之人。证果之后。诸惑不复续起。自然契悟寂灭真空之理。不假拣择。故名非择灭无为。
上篇:三解脱门 | 下篇:律有三名 |
即定业与不定业。谓善、恶之业所招感之果报有定与不定之别。分为招感结果之定与不定、招感结果之时的定与不定、时与...
博叉
遍吉
异类
离性无别佛
四王
意生化身
三车
四执金刚
五十分
知息遍身
两会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
一碗饭与一念间

禅堂的法器与仪规
为什么要让他控制我的情绪

文殊师利菩萨降伏魔王波旬

业障清除的表现

化缘并非募捐那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