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亦名:识罪发露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识罪发露。至一清净比丘所,具仪云:‘大德忆念,我某甲,犯某罪,今向大德...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大智度论云二种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于般若会上,说通别圆三教之法,故有共不共之名也。 一、共般若...(1600~1661)明末曹洞宗僧。南海(广东)人,俗姓陆。号宗宝,别名空隐。世称空隐宗宝、宗宝道独禅师。六岁丧父,...(术语)佛之种族也,名继绍佛道者。维摩经佛道品曰: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同注:什曰:佛种姓即是无生...【烦恼杂染迷断差别】 p1195 瑜伽五十八卷十一页云:云何建立烦恼杂染迷断差别?当知略说有十五种。谓诸界系见苦集...(譬喻)翳眼之人见第二月,以譬物之似有非有。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粗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契经体有二种】 p0886 瑜伽八十一卷一页云:云何为体?谓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亦名:受日对首法、受七日对首法、对首受日法 子题:心念受日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对首受法,应具仪对比丘言:‘...【其心善逝】 p0831 瑜伽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其心善逝?谓住方便究竟作意故。...(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古译。往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从一种道德文化的层面来看,这个轮回和三世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立道德的一块重要基石,也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的人,是我的一位远房叔叔。 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有时会记恨...导语: 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心理建设人间佛教,要先从普通一般人的思想中建设起来,故须把群众对于佛教的普通观念,...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边出来一个小和尚。他的名字叫宗祥,看样子长得很聪明,很如法...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1)此人可能业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与过去的业障...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佛教去和社会比赛,办种种活动,僧俗男女夹杂不分,坏念头一大...曹山本寂禅师的《语录》记载:一次,有僧问曹山:我通身都是病,请您老人家替我医病。曹山禅师回答说:我不医。僧又...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心很难安立在佛号上。他一安立在佛号上,要么昏沉,要么掉举...
博叉
【翻译名义集】
【博叉】此云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此依四分律出。
上篇:半择迦 | 下篇:扇提罗 |
(术语)可学之个处。菩萨地持经一曰:菩萨于何处学?学有七处: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真实义,四者力,五者成熟...
忏制教识罪发露
顶礼
二般若
道独
佛种姓
烦恼杂染迷断差别
第二月
契经体有二种
安居受日对首法
其心善逝
无上正遍道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相信因果轮回,不怨天尤人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太虚大师:以佛教的道理来使人类进步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圆因法师:行善后为何得不到善报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生和死的四个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