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古译。往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喜俱行三摩地】 p1166 瑜伽十二卷十四页云:云何喜俱行三摩地?谓初二静虑诸三摩地。...随顺因缘而有生灭变化,谓之随缘;永远不变而存续,谓之不变。真如有以上二面,即真如之理体虽恒不变易,而触缘则生...(术语)八忍,十六心之一。将得道类智前时所起之忍可决定也。...梵语 adhigama,巴利语同。修习正法,如实体验而悟入真理,称为证;即以智慧契合于真理。依其所悟,能证得智慧之结...亦名:尼本法受前八法 子题:阿姨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受前八法,初请和尚,二阇梨,一准僧中。所以云我依 阿姨...【成就性是实有非实有】 p0668 大毗婆沙论九十三卷一页云:或复有执,无实成就不成就性。如譬喩者。彼说有情不...指密教行灌顶或护摩时,于七日七夜中筑土坛,坛上画诸尊曼荼罗之作法。乃坛法之一种。又作七日供养坛法。法事终了,...(术语)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一曰:销释喻科文之解判,能分事理,销者煎销也,释者解释也。...(人名)中吴纪闻曰:灵岩寺,乃智积开山之地。智积当东晋末。自西土来创立伽蓝,泗州僧伽至无锡,闻智积在苏即回。...记有制造佛像之愿主(发愿者)、佛师(制作者)、由来、年代等之铭文。若系金铜佛,则将造像铭书于台座或光背后。若...(故事)佛本行集经十二曰:悉多太子十二岁之时,五百童子各在自己园内游嬉。时有群雁飞行虚空,提婆达多射一雁,雁...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雨宝陀罗尼...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一记载,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 栽松道人曾经问道于...每年农历七月间,中国佛教界,盛行超度救济的法会。一是盂兰盆法会:释迦佛住世的时候,目犍连尊者为救度母亲脱离饿...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修行很久了,但未曾开悟过。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就对目犍连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旷野,广阔无垠,浮云流水,嫩草鲜花,着实是一个好去处。 有一头水牛王,每日里带着众多的牛...有一次,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 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反身问我: 狗感冒了吗? 是...
随烦恼二十:散乱者,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言恶慧所依者,谓散乱者发恶慧故。 散乱心可以生恶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云智慧。 称波罗蜜多者何?亦梵语也,此云到彼岸。 谓生死苦...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获得人生最大的收获快乐和幸福!学会忘记,让身心轻松;懂得舍得,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
无上正遍道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上正遍知 | 下篇:无上两足尊 |
(行事)唱弥陀之名号百万遍也,满百万遍者。必得往生,唐道绰禅师依木槵子经,检得百万遍之文,会之于阿弥陀经之七...
喜俱行三摩地
随缘不变
智类道忍
证
本法受前八缘
成就性是实有非实有
七日作坛法
销释
智积菩萨
造像铭
提婆与佛初结仇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五祖弘忍大师的转世轮回
地藏菩萨之圣德及其法门
观机说法
水牛忍辱
咬舌自尽的狗

心散乱者,能障正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