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之种族也,名继绍佛道者。维摩经佛道品曰:“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同注:“什曰:佛种姓即是无生忍。肇曰:得无生忍必继佛种,名生佛种姓中也。”无量寿经上曰:“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同净影疏曰:“法界诸度是佛种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华译为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世间凡夫的聪明智慧,而是如来的圆常大觉,这种大觉,胜义谛中离于言说,今依世谛安立...(术语)谓本体上之姿。此相自天地未成以前至崩坏以后,犹存续无始无终者。虽至于圣境亦无得。虽往于凡夫,亦不失底...(术语)于心观念真理之法也。同于观心。止观曰:观法虽正,着心同邪。止观大意曰:慧文但列内观视听而已,洎乎南岳...(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说四无畏及八大众中无畏。...(杂语)香水之海。围绕须弥山之内海,尽香水也。此有二:一莲华藏世界之香水海。华严经八曰:彼须弥山微尘数风轮,...即阿弥陀佛之大咒,咒中阿蜜利多(义即甘露)的句子有十个,故名十甘露明。...(异类)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啰誐。八部众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三院...(术语)一切之有为法不必分析坏灭事体而使为空,其事体本为空无也。盖因缘生之法,如梦如幻,无实性也。观如此当体...为除灭昏沉、睡眠之法。又作睡眠对治法。行者于念诵或观想之时,若欲昏眠,恐致失念,可起座经行,或游观四方以适神...【云何求闻正法】 p0390 瑜伽三十八卷十四页云:菩萨云何求闻正法?谓诸菩萨、于善说法,应当安住猛利爱重,求闻正...(名数)使比丘持三衣。使比丘尼持五衣。五衣者于三衣外加祇支与覆肩,行事钞资持记中二之二曰:五衣者,附明尼制,...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其实你修学什么样的法门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是这么的重大,反倒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学这...
大凡一个国家之政治法律,无微不至,那还有不逮之处?教育设备,有完全的课程,那还有不足之处?固然如是,但亦难免...
【原文】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变此娑婆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之处,便成七...
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乃十方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九界众生速证佛果之妙门。诸大乘经,皆启斯要。净土三经,专明其致。...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在佛教史上,我们总是听闻到许多光耀千古的大圣大德,不论是他们的生平风骨,还是著作论...生活方式中,损伤身体的方式有很多,针对现代人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损伤元气的三大主要方式为: 1.最直接的方式...太虚大师精通三藏,学贯古今,智慧圆融,悲心广大。不单是渊博的佛学者,身体力行的有德高僧,而且是妙语如珠,才华...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宋此庵守静 洒脱自在的生活,就是禅者的生活。...
佛种姓
【佛学大辞典】
上篇:佛种 | 下篇:佛寿 |
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
般若
一段事
观法
四无所畏经
香海
十甘露明
摩呼洛伽
当体即空
眠睡对治法
云何求闻正法
五衣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依这个标准来看,你还是属于颠倒众生

佛法化导,救人心之陷溺

真心求净土者,勿忧临终之退悔也

净土一法乃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

元明高僧妙叶法师
彭鑫博士:损伤元气的三个方式
太虚大师的志行和悲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