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指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一至二十六之高贵德王品,内容系佛陀对高贵德王菩萨演说常乐我净四德之妙理,与修行涅槃经之十种...(术语)少分之善根。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有匮】 p0536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有匮者:谓彼远离诸善品故。又有匮者:谓乐受变坏故。...【五净居】 p0259 俱舍论二十四卷八页云:何缘净居,处唯有五?颂曰:由杂修五品,生有五净居。论曰:由杂熏修第四...即断除烦恼。烦恼如种子,烦恼所生之苦报如果实,故断除烦恼又称子断。 p921...亦名:知事人 子题:佛听二种人掌三宝物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宝梁大集等经云,僧物难掌,佛法无主。我 听二种人...五代佛教是叙述从公元907 959 五十余年间,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佛教。这时中国又南北分裂...(界名)Akaniṣṭha,天名。旧称阿迦贰吒,阿迦尼吒,阿迦尼沙托。新称阿迦尼瑟吒,阿迦尼瑟搋。阿迦尼瑟揥。译曰...【空无有果】 p0789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六页云:空者:显彼无圣道胎。如女身中,不任怀孕,空无子故,说名石女。...【胜义相】 p1103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胜义相者:当知宣说七种真如故。 二解 显扬二十卷十四页云:胜义相者:当...(杂语)空假中三观中,空不唯为空之一,假中皆为空也。止观五上曰: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蕅益大师说,因为无性缘生的假观,所以整个未来的十法界的果报的升沉就是从这个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产生了...
在《法华经》,佛陀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产事业,也没有资产。没有资...凡修净业,以决志求生西方为本,而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听言信者,须信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无能...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就是恶业;心念是善良的,即便诃责你的儿子,它也是善业。 考...
往昔,佛陀行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世尊告诉诸比丘:生病之人,若做了五件事,将导致长期卧病在床,无...
严澄。字道彻,江苏常熟人,文靖公严讷的儿子。年少即有清高的气节,因为父亲的庇荫,担任中书舍人(中书省缮写文书...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调和,生命才会踏实。物质能让我们走上舒适的生活,但也有可能...玄奘大师幼年时就聪慧好学,而且家学渊源,少年出家后更是勤奋用功,十三岁就能登座于大众前覆讲经论。在博览各家宗...
法华二妙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 妙名不可思议。非诸菩萨心思口议故也。此之二妙。正论法华开权显实之意。妙名一唱。待绝俱时。故相待论判。则显法华。出前四时三教之上。绝待论开。复能开前。令皆圆妙也。(开权显实者。开者发也。拓也。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法是权。佛乘是实。佛说法华。正为开三乘之权。显一乘之实。故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又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四时者。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也。三教者。藏教通教。别教也。)一相待妙彼此互形曰相。以彼望此曰等。
上篇:二经体 | 下篇:迹本二门 |
(术语)阿阇梨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也。大疏五曰:如莲华轮像,当以四莲华叶,如十字之形,用为轮辐,辐外作刀环开之...
高贵四德之教
少善根
有匮
五净居
子断
三宝物知事人
五代佛教
阿迦尼吒
空无有果
胜义相
一空一切空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你跟阿弥陀佛是一家人嘛

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
印光大师:净业行持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能做到这五件事,病人便能早日痊愈

人生无味,皮囊终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