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疑念与后悔。法华经序品曰: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经名)二卷,梁僧伽婆罗译。有十七品,分别大乘之诸戒,悉昙之字母,佛灭后小乘二十部之分出等。属大乘律藏。...(1295~1374)日本临济宗僧。又称古先印原。萨摩(鹿儿岛县)人。出家于圆觉寺。文保二年(1318)渡海来我国,参谒...【坏苦行苦以异门说】 p1446 瑜伽二十七卷十九页云:问:何故世尊苦苦一种,以自声说:坏苦、行苦、以异门说?答:...(术语)爱有二种,一欲爱,凡夫之爱着也。二法爱,菩萨已上之爱乐善法也。此法爱又有二种:一小机之爱涅槃者及菩萨...【真如】 p0918 瑜伽七十二卷五页云:何等为真如?谓法无我所显,圣智所行;非一切言谈安足处事。 二解 显...【二部结】 p0024 大毗婆沙论六十三卷十一页云:三界各有二部结。谓见修所断。如彼卷十一页至六十四卷十二页广...谓诸佛所住之净土(受用土)具备有十八种圆满之殊胜功德。又称十八圆满、十八具足。即:(一)色相圆净,又作显色圆满...(术语)法相宗之缘起论也。四种缘起之一。...(一)梵语 caturtha-āvarana。又作四惑障、四人有障。根据究竟一乘宝性论之梵文,四种障碍之梵语为 dharma-pratigh...(术语)暧昧印可也。...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四、...问: 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里? 大安法师答: 观世音菩萨接班,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
翻开中国历代的高僧传记,我们会发现这些高僧都具有常人难以做到的德行。他们中有的以淡泊名利被人称颂;有的是惜福...
问: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宏海法师答: 所谓火烧功德林,就是嗔恨心起来了。也就是遇到了逆境违缘,让你生气了...
照通常解释起来,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么?我且来解析一下,可先分作两大干: 一、理性,理是普遍贯通的...
很多人到寺院求财运,求官运,求平安烧了一辈子香,求了一辈子福,可到最后,他们绝大多数人还是该怎么倒霉还怎么倒...
绿色蔬菜一直以来都被誉为最健康的食物,但其实颜色深的水果、蔬菜和谷物同样也营养丰富。这类食物的颜色来源于花青...
弟子:闭关时,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说:不是的,要顺其自然,也就是要正常。要无所挂碍,要无我才...
三识缘境广狭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并瑜伽师地论] 一第八识缘境最广谓此根本识。染净同依。能变能现种子根身及器世间三种境故。是名缘境最广。(种子者。一切善恶种子也。根身者。眼等诸根也。器世间者。谓世界如器也。)二第七识缘境最狭谓此识无别体相。但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识见分而为相分。是名缘境最狭。(见分者。谓能见之识也。相分者。谓分别相状也。)三第六识缘境广谓此识能缘一切善不善无记三性之境。及能分别色心等一切法尘。是名缘境广也。(无记者。谓不善不恶。无所记录也。)
上篇:三明 | 下篇:三种熏习 |
指不净之肉。即性质不净,佛弟子遂断而不食之肉味。其种类有三种不净肉、十种不净肉之分。(参阅“三不净肉”530、...
疑悔
文殊师利问经
古先印元
坏苦行苦以异门说
法爱
真如
二部结
十八圆净
赖耶缘起
四障
冬瓜印子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阿弥陀佛惠以我们真实之利,就是能够带业往生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人生之解析

福德不具,万事不顺

13种营养丰富的黑色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