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明王)梵名跋折罗吒诃婆Vajrahāsa,明王部之一尊。陀罗尼集经九跋折罗吒诃婆法说其修法。...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三缘:一、是四药,二、辄自取,三、食咽。犯。”(戒疏记卷一四·六七·一一)...二种资粮之一。为福德庄严之异名。谓修持六度中之前五度,如布施、持戒等善行,以为证佛果之资粮。而六度中之智慧,...【成因】 p0664 瑜伽五卷八页云: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成耶?答:所知、胜解、爱乐、为先;...【五取蕴】 p0259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一页云:五取蕴者: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如彼卷一页至...(经名)五卷,赵宋慈贤译。佛在舍卫国弥勒菩萨等问佛三乘妙法门之外,更有法否。佛言有摩诃三昧耶秘密门法,修者得...【近法】 p0819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近法云何?谓现在及无为法。...【伊沙[馬*犬]罗】 此云持轴,形如车轴故。...成实论云三慧: 一、闻慧 闻慧者,由于听闻而生智慧也。谓从经论中闻,或从善知识处闻,以因闻故,能生无漏圣...又名五类龙王,即善住龙王,难陀婆难陀龙王、阿耨达龙王、婆楼那龙王、摩那苏婆帝龙王。...(真言)陀罗尼名。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准提咒持诵仪轨...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
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康间人。俗姓蒋,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与憨山大师是朋...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不会认为闻思和实修没有关系。我们应当静下心从长计议,一点一...
我现在教给你们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 从早上一醒,一直到晚上睡觉,你都要观看自己一天的心在想些...
曾经有一位商人,从出生地北天竺来到南天竺作买卖。停留在南方的时日愈来愈久,因缘际会下有人作媒,就在当地娶了一...
我叫李小英,今年27岁,父亲李明裕,祖父李根阳。家住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老林镇牛牧村7组。祖父育有7个子女,3男4女...
你布施出去了,你就创造了一个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德之身,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这个道理是很深邃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心,究竟是什么? 我,从何而来、往何而去?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翻三染成三德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翻即翻转之义。三染者。谓苦惑业也。以其皆能染污本性。不得清净故也。三德者。谓法身般若解脱。皆具常乐我净之德。名为三德。(梵语若。华言智慧。常乐我净者。不迁不变。常也。离生死苦。乐也。自在谓之我也。惑尽谓之净也。)一翻苦身成法身德谓于生灭无常之身。若能观察五蕴本空。不生不灭。即成法身。故名翻苦身成法身德。(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二翻烦恼成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于意根所起诸惑。若能观察惑体本空。自性
上篇:三无碍 | 下篇:三解脱门 |
次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一切众生,皆有通彻因果自体不改的觉悟性,谓之佛性。此之佛...
大笑明王
不受食戒犯缘
福德资粮
成因
五取蕴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
近法
伊沙[馬*犬]罗
三慧
五大龙王
消灾咒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昌圣法师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

照看你自己的心

积习难调难伏

【推荐】父亲临终的惨状让我深信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