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此有二解:一、谓袒露一臂也。史记,陈胜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天下从风。今通称偏护其人曰偏袒。盖自...【烦恼杂染自性差别】 p1195 瑜伽五十八卷二页云:云何自性差别?略有十种。见性烦恼、五种差别。非见性者、亦有五...又作三如来。即:(一)法身毗卢遮那如来,毗卢遮那,梵名 Vairocana,意为遍一切处。法身性相常然,真如平等,身土无...(名数)天台言圆教有四门: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是也。...杂集论云:决定受业有三: 一、作业决定 由宿业力感得决定异熟相续。于此生中,必造此业。何以故?应造此业,...(名数)一笔施,见人之发心书写经典。以笔施之,助成善缘也。二墨施,见人书写经典,以墨施之,助成善缘也。三经施...(?~1652)清代临济宗僧。吴江(江苏)人,俗姓赵,本名庾先。字大庾。幼年从学于伯父汉月法藏。顺治三年(1646)...宇宙是指人类所生活的环境;人生是指人类自己。释迦佛一生讲经说法无数,所讲即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宇宙和人生,都是...【欲界二界分斋差别】 p0988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三卷十二页云:问:若尔;他化自在天上,初静虑下,中间悬远,有无...【非想非非想处亦名无相】 p0721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卷一页云:于非想非非想处说无相声者:如说我多起加行,多用...【生苦之相】 p047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应知生苦之相?世尊告曰:是内缘苦所依性故,是...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龙藏本)...僧伽吒经...人人都爱面子,尤其是中国人,为了面子才去读书上进;为了面子才买下豪华住宅;为了面子才乘坐进口汽车;为面子才培...
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说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位老人告诉我,在1976年以前,他...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①,失足沸汤中,从踵及股。既而调治乖方,踰两月而后愈。虽备历诸苦,而于苦中...问: 现在的人淫欲心都比较重,应该如何降伏这颗淫欲炽盛的心呢?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是呀,现在众生的...
臭皮囊,不久长,人生切莫逞豪强。 为王为宰为民卒,一旦无常梦一场。 勘破了,罢思量,各循造化过时光。 乾坤中有...
在今后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情绪波动等时候,都可以用以十年之后的眼光看自己,或者用100年后人们的眼光看自己等的方...民以食为天,惟病从口入,吃本来是求得健康益寿的乐事,倘吃的不当反招疾病演变为不幸的后果,我们该吃什么?瑜珈习...问: 弟子生来就胆小,经常想些事情给自己害怕,请问这是业障吗,还是习气使然呢?可以通过念佛彻底放下并改变吗?...
三藏诠三学
【三藏法数】
[出四教义] 三藏。经律论也。三学戒定慧也。三藏诠三学者。诠。具也。谓三藏具说三学之事理也。一经诠定学谓阿含等经所明皆是安心之法。依此摄心。即不散乱。又佛凡说经。必先入定。故云经诠定学。(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二律诠戒学谓毗尼律藏。因事制戒。专用防止身口恶法。又戒是所诠之行。律是能诠之教。故云律诠戒学。(梵语毗尼。华言善治。又言灭。)三论诠慧学谓阿毗昙等论。决择辩论一切法义。皆以智慧分别。故云论诠慧学。(梵语阿毗昙。华言无比法。)
上篇:三如来藏 | 下篇:三经通别 |
(术语)昏昧之心识,指凡夫之无知而言。万善同归集五曰:惊昏识之迅雷。...
偏袒
烦恼杂染自性差别
三身华梵
圆教四门
决定三业
四种布施
行韬
宇宙人生
欲界二界分斋差别
非想非非想处亦名无相
生苦之相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让自己有面子

放生狐狸报恩记

莲池大师是如何面对汤厄(烫灾)的
大安法师:如何降伏淫欲心

寿昌无明禅师:皮囊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