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律文二持、广律二持、四分广律二持 子题:僧尼戒本及调部即止持行、止持行、二十犍度即作持行、作持行 资持记...(动物)Cakrravāka,又作斫迦罗婆迦。译言鸳鸯。玄应音义二曰:斫迦罗婆,鸳鸯梵语。...梵语 kāya-karman,巴利语 kāya-kamma。三业之一。指身所造作之业。可分为善、恶、无记三种。身恶业指杀生、偷盗...(杂语)谓童子戏聚砂作佛塔供养之之事。由是为成佛之结缘也(出自阿育王之本生)。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谓广门与略门二者相即相入。广聚八万四千佛法,示诸法种种差别相者,谓之广门;而显示此差别相之平等理者,谓之略门...【俱大种因声】 声尘的三声之一,是执受大种因声、与非执受大种因声二者和合之声,如以手击鼓,以口奏箫等,此又名...(术语)四相之一。使法体于现在暂时安住,各行自果者。俱舍光记五曰:至现在已住令彼用暂时安住各引自果故为住,若...【于三摩地退时颠倒】 p0751 瑜伽十三卷五页云:云何应知于三摩地退时颠倒?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为涅槃故;积...为专司土地之神。正称为福德正神,为道教及民俗所奉之神祇。于古代神话中,称为社神,为管理一小地面之神。后转变为...【四种无分别义】 p0450 显扬二十卷七页云:复有四种无分别义。一、愚痴无分别。二、非情无分别。三、无作用无分别...乃指阿弥陀佛。据无量寿经卷上载,阿弥陀佛于距今十劫之往昔,即已开悟成佛,是为十劫弥陀。又作十劫正觉、十劫成佛...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
第一难:娑婆未变净土难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变此娑婆土石诸山秽恶充...一个真实修行的人,毕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码他应该如同儒家所讲,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由修行人而成为解脱者...问: 有句玩笑话:心脏本来就是偏一边,所以偏心是正常的。但是子女对父母来说,就像自己的手,手心手背都是肉,怎...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在我们青少年的时候,追求事业、追求五欲六尘,我们是很少想到父母的。所以我们在这...
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他有一个奇特的经历,就是到五台山大圣竹林寺。法照大师所见到的文殊和普贤,那个寺院非...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吃饭打眠。悟者在日常生活中与未悟者一模一样,如《金刚经》云...
初六那天,去看望外婆,在车上,偶见一位坐在车后的女孩,这女孩大概二十岁,她那潮红的脸显得不是很正常,像被烈日...
非想非非想处亦名无相
【法相辞典】
【非想非非想处亦名无相】 p0721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卷一页云:于非想非非想处说无相声者:如说我多起加行,多用功力,得无相心定。不应于中欣乐染着。此说不起有顶味定,惟起净定。问:何故非想非非想处名无相耶?答:彼无明了想相,亦无无想相;但有昧钝不明了想,微细现行,如疑而转;故名无相。
上篇:非想非非想处唯是世间 | 下篇:非想非非想处近分及根本 |
(术语)真如本觉有内熏外缘之二用,内熏者,真如之体相熏习也,无始以来具无漏之法在内冥冥熏习众生之妄心,能使众...
四分一部律文止明持犯
斫迦罗婆
身业
聚砂为佛塔
广略相入
俱大种因声
住相
于三摩地退时颠倒
土地公
四种无分别义
十劫弥陀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莲池大师《三难净土》略解
解脱者的风骨
对子女们偏心,这里面有什么道理
大安法师: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三圣都指归净土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