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佛光大辞典

江湖风月集

凡二卷。元代松坡宗憩编。又称江湖集。本书系将宋代之景定、咸淳至元代之延祐、至治年间(1260~1323),...

(一)悉昙字 (ū)。又作乌、污、忧、优、邬、瓯。悉昙十二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释污字...

污戒

为“净戒”之对称。即凡夫受戒后,常因烦恼之现行,而污染戒体,使不得清净。反之,佛断尽无明烦恼,故具足一切净...

污染

谓人受五欲六尘之影响,而使自性不得清净。又污染亦含有烦恼之意。无量寿经卷下,以莲花比喻清净无污染。盖莲花出...

污家

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之二载,比丘若有所求,以种种物赠予在家人,使得物者欢喜,产生报恩之心,不得物者闻...

灰人

即聚灰为人之形。系指难婚之女子为求成婚,所祭拜之偶像。据欢喜母成就法之说,女子难以成婚者,若作一灰人,加持...

灰山住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又作鸡胤部、窟居部。乃佛陀入灭后二百年中,与一说部、说出世部同由大众部所分出者。部义为:诸...

灰沙

即火化五蕴成灰烬之意。二乘之人于断除三界烦恼而悟道后,以火光三昧烧化色身,灭绝心智,而入于空寂之涅槃界,称...

灰身灭智

又作无余灰断、焚身灰智。略称灰灭、灰断。即将肉身焚烧成灰,将心智灭除之意。亦即将身心悉归于空寂无为之涅槃界...

灰河

(一)比喻烦恼。据杂阿含经卷四十三载,灰,指欲觉、恚觉、害觉等三恶不善觉;河,指欲爱、色爱、无色爱等三爱。...

灰炭塔

即供奉佛荼毗后的遗灰之塔庙。略称炭塔。关于此塔,或炭塔、灰塔并存,或视同一塔,诸经典中说法不一。如法显传、...

灰头土面

禅林用语。原指头脸为灰土所污之意;于禅林中,藉以形容修行者悟道之后,为济度众生而甘愿投身于群众之中,不顾尘...

牟子

(一)姓牟,名融。东汉末苍梧郡人。初学经传诸子,认为神仙之书皆为荒诞之虚构。东汉灵帝崩(189)后,天下扰...

牟尼

(一)梵语 muni,巴利语同。又作文尼、茂泥。即寂默(止静烦恼)、寂、贤人、仁、仙之意。乃谓尊贵殊胜之圣...

牟尼室利

(?~806)梵名 Muni?rī 之音译。唐代译经僧。北印度人。又称寂默。师神宇高爽,量度真率。德宗贞元...

百一物

指僧众之必需品。又作百一众具、百一供身。谓除三衣一钵之外,比丘日常所需使用之各类物品,均只得保存一件。据四...

百一羯磨

凡十卷。唐代义净译。全称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百一,乃概称数目之多;羯磨,指僧尼行...

百二十转

乃古代印度计算极大数目之名称,即于亿位以上次第自乘所成之数。又称百二十一转。出自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九、新译华...

百八三昧

百八,即一○八种;三昧(梵 samādhi),即心安住于一境之寂静状态。据大品般若经卷三相行品、卷五问乘品...

百八尊

指一百零八尊佛菩萨,乃安置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根本成身会者。即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四摄、八供、贤劫十...

百八爱行

百八,即一百零八;爱行,指修惑。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五载,集谛涵摄之一百零八种爱行,由四种因缘所成:(一)由内...

百八烦恼

谓众生之烦恼有一百零八种。又作百八结业,以烦恼能生种种恶业之故。关于其内容有多种异说:(一)据大智度论卷七...

百八数珠

即由一百零八颗珠粒贯串而成之念珠。为各种颗数所成念珠中最普遍之一种。木槵子经(大一七·七二六上):“佛告王...

百八钟

指寺院朝暮击钟一百零八下。乃象征破除百八烦恼,故称百八钟。此一行事始自我国。据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载,晨...

百丈山

位于江西奉新县西北,靠近洞山。冯水自山峰上迸出泻下,高达千尺,故称百丈;以山势超群,故又称大雄山。唐德宗兴...

百丈佛图

指高度约达百丈之佛塔。据北史西域传载,小月氏国城东十里,有佛塔,周围长三百五十步,高度有八十丈,此即所谓之...

百丈清规

凡二卷。又称敕修百丈清规。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原为百丈怀海(720~814)所制订之清规(世称古清规)。...

百丈野狐

禅宗公案名。乃唐代百丈怀海禅师与野狐之机缘对话。由此公案点出因果历然之理。又作不落不昧、五百生野狐、百丈不...

百丈独坐大雄峰

禅宗公案名。为唐代百丈怀海禅师藉独坐大雄峰拈提宗门要旨之公案。又作百丈独坐、百丈大雄峰、百丈奇特事。五灯会...

百丈怀海

(720~814)唐代僧。福州长乐人,俗姓王(一说姓黄)。自幼即喜游访寺院,年二十,从西山慧照出家,后从南...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唐代僧百丈怀海(720~814)撰。据全唐文卷四六六陈诩所撰之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并序谓,百丈语录之...

百千印陀罗尼经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又作百千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属杂密经,内容包括根本陀罗尼、陀罗尼心咒、随...

百大劫

为菩萨修行之时限。略称百劫。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大智度论卷四、卷二十七等载,菩萨于三阿僧祇劫(略称三祇)...

百六十心

大日经卷一住心品所列举真言行者必须超越之一六○种妄心烦恼。即众生因贪、瞋、痴、慢、疑等五根本烦恼各有所执而...

百心成佛

即修行阶位中,最终之十地十心,若能成就此百心即能达佛之境地。盖修行阶次终位之十地中,一一地各分十心,行者入...

百字真言

即密教金刚界所持诵的一百字之咒。内容包括本尊之加护、坚固行者之身心,乃至速疾成就一切所愿等。又作百字明、百...

百味饮食

梵语 ?ata-rasa-bhojana。指种种美味之饮食。又作百味上妙饮食、百味净食、百味饭食。据无量寿...

百法

指百种法。唯识家将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总括为百种,即:(一)八种心法,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

百法明门

指菩萨于初欢喜地所得之智慧法门。百法,乃概称数目之多;明,即通达;门,即法门,含有入、差别之意。意即明了通...

百法界

指自地狱界至佛界之十法界,每一法界又各具十界,共成百法界。天台宗将一切诸法概分十类,即地狱、饿鬼、畜生、修...

百非

百者,概称其数之多;非者,指非有、非无等种种否定。又称四句百非。谓一切字语皆非实在。意在拂除众生之迷执,令...

百界千如

天台宗将一切诸法差别迷悟之境,分类为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此十界...

百座护摩

指修行护摩法一百次。修护摩法之次数称为“坐”或“座”,故一百次之护摩法称为百座护摩。依照规定,护摩之修法为...

百衲衣

指衲衣,即僧衣。系以破旧布之修补缝缀而成。又作弊衲衣、坛衲衣。因常以五色或多种颜色混合制成,故亦称五衲衣。...

百众学

众学,梵语 ?iksā-karani,巴利语 sikkhā karanīya。意译应当学、应学作。乃戒禁触...

百喻经

凡四卷。又称百句譬喻经、百句譬喻集经、百譬经、百喻集。五世纪印度僧人僧伽斯那(梵 Savghasena)着...

百塔寺

位于陕西长安县终南山北麓之楩梓谷口。三阶教之开祖信行示寂后,葬于该地;其后,三阶教之法孙相继建墓于信行之舍...

百万塔

乃日本十大寺中所供养之密藏陀罗尼之百万小塔。据续日本纪卷三十载,天平宝字八年(764)平定惠美押胜之乱,孝...

百万遍念佛

谓念佛百万遍。即唱诵一百万遍阿弥陀佛之名号。略称百万遍。据木槵子经载,称念佛、法、僧三宝之名满一百万遍,得...

百颂诗集

梵名 ?ataka。又作百诗章。为梵文文学中,由百首左右所组成之个人诗集形式,而非指特定之作品。其中,最著...

百福庄严

梵语 ?ata-punya-vicitrita。如来之三十二相,一一皆以百福庄严。又作百思庄严、百福德庄严...

百论

梵名 ?ata?āstra。凡二卷。印度之提婆(梵 āryadeva,圣天)著于三世纪顷,婆薮开士注释,鸠...

百论疏

凡三卷。隋代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为鸠摩罗什所译“百论”之注释书。文前详释僧肇之百论序,分为叹论功...

百济寺

(一)位于日本奈良县北葛城郡广陵町(原名百济村)。原为熊凝村熊凝精舍,迁建后改称百济大寺,再移至高市。空海...

百济观音

指安置于日本法隆寺大宝藏殿的飞鸟时代之观音立像。造像风格异于止利派佛像,其造型,身躯极扁平细长,垂发数条,...

百灵庙

位于绥远归绥西北二十余公里处。为达尔罕贝勒旗之旗庙,亦为内蒙古地区之宗教圣地。庙所在地之部落亦称百灵庙。此...

竹巴慈希

藏语音译,意为六月四日(藏历)。又称六四转山会。为纪念释迦牟尼初转四谛法轮说法布道之节日。是日,信徒至各寺...

竹林七贤

曹魏正始年间(240~248),以政治紊乱,民生困苦,文人欲正不能,言之又恐招祸,乃转而谈玄论虚,中有阮籍...

竹林寺

(一)位于湖北江陵。东晋南蛮校尉刘遵所建。初由慧远之门弟昙顺入主本寺,集徒讲经。同门之昙邕亦于慧远入寂后来...

竹林精舍

梵名 Venuvana-vihāra。乃中印度摩揭陀国最早之佛教寺院。又称迦兰陀竹园、竹园伽蓝。为迦兰陀长...

竹林禅派

为越南早期佛教禅宗派别。又称竹林安子。越南诸王统中,以陈朝诸帝最亲近佛教。陈太宗在位,国内各驿亭皆安奉佛像...

竹窗随笔

凡三卷。明代袾宏撰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所录多天台、禅、净等宗之事项,...

竹篦

禅林中师家指导学人之际,大抵皆手持此物,作为点醒学人悟道之工具。又作竹篦子。据天圣广灯录卷十六汝州叶县广教...

米麦街坊

禅林中,负责至寺外街坊间劝化米麦,以供养众僧之职称。所募化之米、麦,各称化米、化麦。其他,尚有菜街坊、酱街...

羊毛尘

梵语 avi-rajas。指羊毛尖上之微尘。盖极微尘为组成一切色法(物质)之最小单位,七极微尘合为一微尘,...

羊宫

梵名 Mesa。音译迷沙。十二宫之一。又称白羊宫、持羊神主。即太阳于黄道三月之位置,相当于春分。此宫位于北...

梵语 jarā。唯识宗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色、心诸法相续变异,称为老。生、老、住、无常称为四相,老则相当...

老子化胡经

西晋惠帝末年,道士王浮所作。残本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王浮常与帛远论争道、佛二教,而道教常遭论破,王浮为...

老子化胡说

指老子西入印度教化佛陀,或老子转生为佛陀之说,为佛教与道教两派相争时所产生之特异说法。据后汉书列传第二十下...

老少不定

谓寿命不定。即先出生之长者未必先死,而后出生之少者未必长生,以此形容人类寿命、死期不定且无常。盖世人多愚痴...

老死

梵语 jarā-marana,巴利语同。老与死之并称。又作老死支。十二因缘之一。指众生衰变及灭坏之位。依三...

老胡

即指:(一)释迦,(二)达摩。另有“胡种族”一语,乃指达摩之法孙,或泛指一般之佛教徒。大慧普觉禅师书卷二十...

老苦

梵语 jarā-duhkha,巴利语 jarā-dukkha。四苦之一,八苦之一。指众生衰老时所受之身心苦...

老衲

为比丘之谦称。衲,指衲衣。僧众着衲衣而自称老衲。类似之称谓尚有:衲僧、衲子、野衲、布衲、小衲等。即老僧之意...

老婆

于禅林中,指教导学人之态度亲切,殷殷叮咛者,其中寓有慈悲之意。又作婆子。一般以黄檗希运、大愚守芝等二师之教...

老婆禅

禅林中,师家接引学人时,一再亲切叮咛之禅风。老婆禅一语,或有轻蔑之意,以师家当依学人根性,善巧接化;若一味...

老藏

(1601~1687)清代僧。燕京西山人,俗姓贾。世称阿王老藏,或阿旺老藏。十岁时,入崇国寺为沙弥,十八岁...

考提拉

梵名 Kautilya,或 Cānakya, Chānakya, Visnugupta Kautalya。...

而二不二

日本佛教用语。乃东密及台密对金刚界及胎藏界两部,或对立或一体之不同看法。又作二而不二。而二,乃分别阐释金刚...

耳根

梵语 ?rotrendriya,巴利语 sotindriya。音译戍缕多因姓唎焰。乃六根之一,十二处之一,...

耳语戒

谓以耳语传授戒法。为密教修法之一。又作三诵三昧耶。即于行灌顶时,先引导受戒者入道场内,以净布覆其面,再于其...

耳珰

指配戴于耳部之饰物。即贯穿耳部以垂挂珠玉之环。又作珥珰。关于耳珰之梵语,诸经所列有异说:(一)据华严经普贤...

耳识

梵语 ?rotra-vijāna,巴利语 sota-viāna。音译戍缕多毗若南。乃六识之一,十八界之一。...

肉山

(一)谓出家人诳妄说法,虚受信施,或五德不具,偷众僧物,则死后入地狱作大肉山,受火烧之苦。据僧护经载,有僧...

肉身菩萨

指生身菩萨。即以父母所生之身而至菩萨深位者。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载,清净人潜心修习三摩地,得以父母所生之肉...

肉食妻带

指出家比丘之娶妻食肉者。又作持妻食肉、持妻啖肉、蓄妻啖肉。娶妻食肉本系在家之相,出家人娶妻食肉(净肉外之肉...

肉眼

梵语 mājsa-caksus,巴利语 mājsa-cakkhu。乃五眼之一。指人之肉眼。凡夫以此肉眼可分...

肉袈裟

为一象王之出家修道故事。据那先比丘经卷上所载,佛世时,有一象王,以听闻诵经及承事佛陀之因缘,命终之后,生于...

肉团心

梵语 hrdaya,或 hrd,巴利语 hadaya。音译纥利陀耶、汗栗驮。略称肉心。即凡夫肉身五脏中之心...

肉髻相

梵语 usnīsa-?iraskatā,巴利语 unhīsa-sīso。乃三十二相之一。如来及菩萨之顶上,...

(一)梵语 ātman, sva, svayam。即自体、自己。 (二)因明用语。于因明对论中,立论之人称...

自了汉

指无利他之念,唯图自身之利益者;即抱持独善其身主义者。故俗称仅自理一身,不顾大局者,为自了汉。宗门或禅林中...

自力

为“他力”之对称。指依凭自己力量,以达解脱之境;反之,藉佛、菩萨等之力量者,则称为他力。佛教中,依自力获得...

自力大菩提心

指由自力之修行以求佛果菩提之心。有总、别之分:总,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心;别,为四弘誓愿。此心广大,周遍法...

自力他力

乃自力、他力之并称。又作自他二力。依自身之力来造就一切智慧、能力、功德,称为自力;依佛菩萨之力量,造就智慧...

自力佛力愿力

日本佛教用语。略称自佛愿三重。乃净土宗西山派深草流于判释观无量寿经一部之大纲时所用之名目。系将净土往生之行...

自内证

指自己内心所证悟之相。又作内证。内证即“外用”之对称。据俱舍论卷六、成唯识论卷十等载,圣者各自证悟真如法性...

自分胜进

达成某一修行境地,称为自分;由之更向其他殊胜之修行境地前进者,称为胜进。又作自分胜进分。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将...

自心观

系密教观想自心无相之观法。行此观法时,先结法界定印,颈部稍弯屈,犹如 (raj,览)字无垢眼之光明灯烛,其...

自比量

梵语 svārtha-anumāna。因明用语。又作“为自比量”。因明三比量之一。为“他比量”或“为他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