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佛光大辞典

制教

系南山律宗所立判教之一,乃相对于“化教”而言。南山律宗将佛陀一代之言教判为制教与化教,制教即指律藏所诠之戒...

制裁

乃对于妨害社会之行为所施予之各种压力。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

制罪

相对于“性罪”而言。性罪本身即为罪恶,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无论于佛教界或非佛教界,皆为有害于有情众...

制听二教

即制教与听教。唐代道宣律师于四分律含注戒本疏一书中,立摄教分齐一门,广举古来之四种教判并详加取舍,归纳为三...

卒客无卒主

禅林用语。谓突然莅临之宾客,未遇能于仓猝间善巧应对之主人。卒,同猝,有突然之意。南朝时,我国禅宗初祖达磨,...

卒哭忌

对亡者第一百日之追善供养。又称出苦忌、幽回忌。其亲眷于此日为亡者行追善供养,以祈求冥福,灭除罪业。据优婆塞...

卓一下

禅林用语。谓大喝一声之同时,即拍桌一下。卓又作桌。师家接引学人时,为避免言语之障碍,常用棒打或喝叫以惊醒迷...

卓锡

指拄锡杖而立。锡杖为僧众所常持用的十八物之一,乃转指游行僧留住某地为卓锡。据苏轼所撰卓锡泉铭序载,禅宗六祖...

卑地写

梵名 Vidi?ā 或 Vaidi?a,巴利名 Vedisa 或 Vidisagiri。又作卑提写、吠你势...

卑摩罗叉

梵名 Vimalāksa。为魏晋时来华之罽宾国沙门。意译作无垢眼。师生性沉静,夙有大志,出家修道,不避艰辛...

卷子本

为古代书籍形式之一,系将长条书页卷起,呈圆筒状。西方国家在极早时,已有纸草板或兽皮制成之卷子本。我国则因纸...

卷舒

禅林中,师家接引学人的两种机法。卷,意即收,与“把住”同义,属于“打破否定”之接化方法;舒,意即放,与“放...

卸衣

指卸下袈裟。即将袈裟自肩头取下,先横向折八折,其后纵向折二折,复以有环扣之面在内,搭挂于左臂上。因将肩上之...

梵语 upādāna,巴利语同。为烦恼之异名。汉译经典亦常译为“受”。系十二缘起之第九“取支”,谓执著于所...

取因假设论

全一卷。陈那菩萨造,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义净撰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列有陈那撰之因明八论,其中...

取次语

禅林用语。指草率之语、容易之语。谓宗门之要义,非言谈可道尽,故不可以轻率之言语论断之;而学人亦须脚踏实地,...

取果与果

取果,梵语 phalaj pratigrhnāti;与果,梵语 phalaj dadāti。略称取与。就现...

取相惑

取相,谓取执于生死、涅槃、二边之相。故不知空法而妄取诸法相之惑,称为取相惑。通常指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

取相忏

又称取相忏悔、观相忏悔。为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三等所载三种忏悔法之一,属于事忏法。取相一语有二义:一指妄取诸法...

取结

其义有二:(一)为“取”与“结”之并称。取、结,俱为烦恼之异名。烦恼能取生死、取执所对之境,故称为取;烦恼...

取着

谓执取所对之法,贪着而不舍离。此乃凡夫之境界。凡夫视心外之对象为实有,又于己身执著有“我”、“我所”,此皆...

取经

谓我国僧人至外地求取佛法,引进佛典。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印度佛教东传我国之后,以佛典或篇章不全...

取蕴

梵语 upādāna-skandha。为有漏之异名。有三义:(一)由蕴而生取,(二)由取而生蕴,(三)蕴依...

(一)梵语 vedanā,巴利语同。又译为痛、觉。可分为二:(一)心所之名,为五蕴之一。俱舍宗以受为一切心...

受十善戒经

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内容分为十恶业品,及十施报品两部分。(一)十恶业品,揭示灭除十恶,...

受五戒八戒文

全一卷。又作授五戒八戒文。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一般于受戒之际朗诵本文。内容分为八戒文、五戒文两部分。(一)...

受日

指比丘于安居中,因事缘而须外出时,行法所得之暇日。依法而行此等请假之法,称受日法,以七日或十五日为限。安居...

受代人

一般指卸除官职之人。禅林中,特指新旧两序交接礼中之旧两序。禅寺僧职分为东序与西序,称为两序。两序任职期满,...

受生心

西藏语 skye-bar-hgyur-bahi sems。乃大日经所说六十种妄心之一。如种种善恶之业,能感...

受生得

又作生得(梵 upapatti-pratilambhika)。为离染得、修得、加行得之对称。指不藉功力加行...

受用

禅林用语。一般指享用;禅林中,指灵活运用机法。如达于自由自在之境地,能随己意而任运自如,称为受用如意。又学...

受用三水要行法

全一卷。又称受用三水要法。唐代义净(635~713)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揭示僧俗日常所用三种水之...

受用土

指受用身所居之土。亦称报土、报地。就佛之受用身所居土而言,系自受用法乐与他受用法乐之净土。据梁译摄大乘论释...

受用身

梵语 sajbhoga-kāya。三身之一,四身之一。指圆满一切功德,住纯净之土,恒受用法乐之身。诸家对受...

受戒

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戒为无上菩提之本,...

受戒犍度

二十犍度之一。又作受具足戒法、大犍度。二十犍度,乃含摄僧尼受戒、安居等行持之二十种法。受戒犍度,指有关白四...

受戒灌顶

即受真言之三昧耶戒,系日本天台宗真盛派之传戒法。又作重受戒灌顶、戒灌顶。即于道场设坛,对已受圆顿戒之受者,...

受明灌顶

为密教行者受持某尊之印明(印契、真言)的灌顶。亦即大日经秘密漫荼罗品所谓之五种三昧耶之第三,为得弟子位之灌...

受法

谓纳受戒法。与“受戒”同义。佛所制定之戒法,有止恶为善之功能,须永久受持而不令戒德逸失。据梵网经卷下载,众...

受持

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

受胎礼

梵语 garbhadāna。印度教礼仪之一。系新婚夫妇为求孕得子所行之祈祷仪式。目的在延续后代,并为死后赖...

受食

(一)一般以僧众受檀越之施食,称为受食。[四分律卷十五、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下] (二)禅林中之受食,...

受书

指禅林中收受书信之法。据禅苑清规卷六受书载,受书之法有三:(一)对尊宿之书信,须先薰香迎请,再遥向该尊宿居...

受疏之法

指接受拜请文疏而任住持职位之法。寺院立新住持时,须先以文疏拜请,如甲寺拟请乙寺之住持至甲寺任住持职时,甲寺...

受菩萨戒仪

即通称讲述菩萨戒授受仪规之著作。据天台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上载,此类撰述有六种,即:梵网本、地持本、高昌本、...

受新岁经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受岁,指夏安居结束后,比丘新增一戒腊。本经内容即记述安居结束后,比...

受业院

指初出家时所在之寺院。学者出家从师学道,称为受业;一般多指求受戒法,以得僧尼之资格,故称初出家之寺院为受业...

受岁

又称新岁。指比丘修满九十日之夏安居而增一法腊。比丘受戒后,依夏安居之次数论受戒年岁,而称法腊几年,或戒腊几...

受岁经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受岁,指夏安居后,比丘增一戒腊。本经内容即叙述目连尊者为诸比丘说夏...

呵梨陀姜

梵语 haridrā,巴利语 haliddā。意译黄姜。又作阿利陀姜。属姜荷科之郁金类。学名 Curcu...

受请升座

禅林中,指尊宿受拜请而登高座宣说佛法。一般系前一日受请,次日升座。升座之法式与“上堂”相同,所说之法则与“...

受职灌顶

(一)于密教,对学德俱佳之弟子,令其人传法灌顶坛,以得阿阇梨位之灌顶。又作传法灌顶、得阿阇梨位灌顶、传教灌...

受蕴

梵语 vedanā-skandhāh,巴利语 vedanakkhandha。指苦、乐、舍等“受”及眼触等所...

受体随行

乃“受体”与“随行”之并称。又作受体随戒。略称受随。于我心受戒持戒体,而决心不破戒者,称为受体:此后相应其...

梵语 rasa,巴利语同。依感觉器官或感觉机能(即五根),所得知对象(五境)之一。即由舌根所尝之味,亦即舌...

味定

梵语 āsvādana-samādhi, āsvādana-samāpatti。又作味等至。味,有执着、耽...

味金刚

梵名 Rasa-vajra。又作金刚味菩萨。相当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之铃菩萨,居于外院之北门。据不空三...

指不能以言语说明的特殊灵力之秘密语。乃祈愿时所唱诵之秘密章句。又作神咒、禁咒、密咒、真言。咒原作祝,系向神...

咒三首经

全一卷。唐代地婆诃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列述三项咒文,即:(一)大轮金刚陀罗尼,若诵读二十一遍,...

咒五首经

全一卷。唐代玄奘(602~664)译。又称咒五首、能灭众罪千转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仅列出五项...

咒心

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

咒师

即结印契,诵真言,而行加持祈祷之法师。又称法咒师、咒禁师。一般多指持咒行法之密教修持者。咒,指陀罗尼:禁,...

咒术

即神咒之妙术。诵咒旨在降灾于敌或为己除祸;具此杀人或延寿之奇术,称为咒术。据观无量寿经载,有恶人能行幻惑咒...

咒诅

以秘密词句祈求神明降厄难予怨敌之行为。又称诅祝。古代印度盛行两种咒法,一为吉祥增益之咒法(梵 atharv...

咒贼经法

为避除盗难而修之秘法,为日本真言宗所重。据辟除贼害咒经载,有鬼神王默利阴利居于北方健陀摩诃术山,王有四姊妹...

咒誓

谓以神佛之名发誓,证明自己所说之话语如实不妄。佛陀制禁比丘行咒誓,据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九载,佛世时,六众若...

咒藏

四藏之一,五藏之一。又称禁咒藏、陀罗尼藏。系指于经、律、论三藏之外,另立咒藏,为专门收集佛所说之秘密真言、...

咒愿

指沙门于受食等之际,以唱诵或叙述咒语之方式为众生祈愿。又作祝愿。据十诵律卷四十一载,古代印度婆罗门于受食毕...

咒愿师

日本于供养会时,司掌诵读咒愿文者。为七僧之一。略称咒师、愿师。寺堂建立或整修完成之落成庆典供养法会中,由咒...

呼风啸指

禅林用语。处事能任运自在,不受阻碍。此语出自后汉名医赵炳之故事。一日,赵炳欲渡河,乃呼叫船家,竟无人应答,...

和休经

全一卷。又称太子和休经。译者不详,约译于西晋时代。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与太子刷护经、大宝积经卷三十七阿...

和光同尘

出自老子“和其光,同其尘”一语,谓与尘俗相合而不自立异。于佛教,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须隐藏菩提之智慧光,以...

和合性

梵语 sāmagrī。略作和合。唯识宗所说百法之一,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指形成心、色等诸法之因缘,能彼此...

和合香

指由诸种香料调合所制成之香,多用于密教供养中。俗称五种香。据苏悉地经卷上、瞿醯坛跢罗经卷中等载,用于涂香之...

和合僧

梵语 sajgha。指比丘、比丘尼入佛门,同持戒、同修行,和合一处。又称和合众。略称和僧、和众。据大乘法苑...

和伎者

为“工伎儿”之对称。工伎儿,指演艺者,即随着鼓等乐器之节拍而表演各类动作之人;和伎者,指调弄乐器以配合演艺...

和伽罗那

梵语 vyākarana。略称和罗那、和伽那、和伽罗。意译授记、授决、记莂。为十二部经之一。佛陀所说经文,...

和尚

梵语 upādhyāya,巴利语 upajjhāya。指德高望重之出家人。又作和上、和阇、和社、殟社、鹘社...

和泥合水

禅林用语。谓为行慈悲,完全与尘世众生和合,以化导众生行善止恶,达到济度之目的。乃第二义门之施设,慈悲方便之...

和南

梵语 vandana,巴利语同。系对长上问讯之语,属礼法之一。又作槃那寐、槃谈、烦淡、畔睇、婆南、伴题、伴...

和香丸

和种种香末为一丸,常用以比喻一法中具有无量之佛法。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上载,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对坚意菩萨说...

和样

为日本最古之建筑式样。源自中国,然因传行日本已久,故有此称。其特征,如地板,早期为石敷,至平安时代以后则改...

和轮比丘

为世尊过去世之受业师。据般舟三昧经三卷本至诚佛品载,昔时和轮比丘从至诚佛受持般舟三昧。世尊于其时为刹帝利种...

周利槃特

梵 Cūdapanthaka, Cullapatka, Ksullapanthaka, ?uddhipaj...

周易禅解

凡十卷。明代智旭(1599~1655)撰于崇祯十四年(1641)。智旭以为:“易”乃天地之至理,万物之根源...

周知册

系登录持有度牒之僧尼名册。明代为杜防伪妄之僧,乃列记受持度牒之僧尼名籍,制成簿册,颁发天下寺院以备用。又称...

周理

(1591~1647)明代临济宗僧。云南人,俗姓杜。号彻庸、一彻(旧号彻融)。幼岁出家,资质钝拙,不善表达...

周遍法界

佛教以法之所在,称为法界;诸法无量无边,充塞宇宙,法界亦无边无际,故周遍法界乃表示无所不至之义。密教中,则...

周梦颜

(1656~1739)清代昆山人。又名思仁,字安土,号怀西居士。博通经藏,虔信净土法门。感于众生造罪,多因...

周颙

南北朝人。生卒年不详。汝南安城(河南汝南)人。字彦伦。所学泛摄百家,而长于佛理。适逢刘宋明帝颇好玄理,召之...

周罗发

梵语 cūda,巴利语 cūlā。此乃梵汉并译之称,指出家剃发之际,保留于头顶之少许头发。又作周罗。意译髻...

周续之

(358~423)东晋雁门人。字道祖。十二岁入豫章太守范宁门下受业,通五经、五纬,人称十经童子。及长,闭户...

(一)佛教所说“命根”之意。(参阅“命根”3127) (二)梵语 jīva。为印度耆那教之根本学说。即指灵...

命光

指人之寿命。盖寿命随光阴而流转迁谢,故称为命光。首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四上):“纵汝形销,命光迁谢。(...

命如风中灯

比喻人的生命如风中之灯火。佛教谓诸行无常,瞬息幻灭;人之生命亦逃不出此无常之洪流,势必随波而逝。据释门归敬...

命命鸟

梵语 jīvaj-jīvaka。音译耆婆耆婆、耆婆耆婆迦、时婆时婆迦。又称共命鸟、生生鸟。属于雉之一种,产...

命根

梵语 jīvitendriya。即有情之寿命。俱舍宗、唯识宗以之为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亦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命梵

即命难与梵难。凡关于吾人身命存亡之灾难,皆称为命难;关于触犯吾人梵行清净之灾厄,则称梵难。 p3127...

命运

佛教本无命运之词,而仅有宿业之说法。宿,指过去。业,分为身业(身体之行为)、口业(言词)、意业(心所想之事...

命浊

梵语 āyu-kasāya。又作寿浊。为五浊之一。谓于末世之际,人的寿命因烦恼、邪见等恶业增长、炽盛,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