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须誓愿持守,不得有违。(二)受持经典,乃十种法行、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即受学经典之际,发净信解,以恭敬心阅读,并须时时讽诵、忆念。又信受佛之教法,称受持佛语;信受某部经典,如信受法华经,称受持法华。于日本日莲宗,谓行者于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之经题、受持法华经之际,立即可由凡夫身转为佛身,称为受持妙法成佛,略称受持成佛。(三)受持三衣,据释氏要览卷上载,僧众得受三衣后,须依法于适当之时、地穿着,如入聚落、听法等,得着大衣;于净处、习诵等,得着七条衣;于任何处所,得着五条衣。[妙法莲华经普贤劝发品、陀罗尼品、胜鬘宝窟卷上本、得度略作法、从容录第三则] p310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等之鸣器。又作饭梆、木鱼、鱼鼓、鱼板、鱼梆、鸣鱼。在古代禅林中,常挂于浴室,供作...(术语)Śiṣya,译曰所教,弟子之义也。求法高僧传上曰:室洒,译为所教。旧云弟子,非也。...无相行菩萨者,谓住远行地中所有菩萨,由此菩萨若作功用乃至随其欲乐,能令诸相不现行故。...【威势】 p0884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言威势者,谓过夜分、或前一更,被服铠甲,当发精进。...谓极乐净土之十七种庄严。据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而明二十九种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空有二宗】 指空宗与有宗。空宗,乃主张一切皆空的宗派;有宗,乃主张诸法为有的宗派。小乘佛教中,俱舍宗属于有...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与人女粗语戒]七缘成犯:谓人女、人女想、有染心、粗语、粗语想,六、言章了了,七、前人...禅林用语。原谓哑者不能将梦境告诉他人;于禅林中,转喻学人自己体悟之境地,无法以言语与他人谈者。据无门关载,无...(书名)一卷,佛陀蜜多罗撰。宋昙摩蜜多译。说数息等五种之观门。...凡九卷。略作禅喜集。宋代苏轼着,徐长孺编,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陈继儒、陆树声作序,并付唐文献之跋而刊行之...梵语 sāsravamārga。又作世间道、世俗道、有漏路。为“无漏道”之对称。有漏之修道,系能招感人天等三界果报之行...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佛陀弟子中乞富不乞贫的怪人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又作须浮帝,须扶提。新作苏补底,苏部底。译言善现,善吉,善业...
问:大士寻声救苦,是救于果者也,何以世间仍有许多苦恼,不蒙垂救耶? 答:佛菩萨之垂训,在使众生自己明白苦因,...
问: 弟子生不起来惭愧心和忏悔心,请法师开示。 宏海法师答: 忏悔法门在佛法的修学里边是入道的法门。有惭有愧是...
世间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忆念佛陀的慈悲;口中有法:口中常将佛陀的教法与人分享;行中有爱:哪...舍卫国里有一大富长者,为了祈求后嗣有人,费尽苦心,不但重聘迎娶高门大姓的女子,并以种种伎乐娱乐新娶的夫人。没...
第一是心远离安乐。一个经常生起嗔恨心的人,他的意识是不安宁的,总是烦躁不安的,情绪不稳定,这个人的身体相应的...
世间的众生,正当处在急难痛苦的时候,号叫父母,呼天唤地,却不知父母人王天王等,并不能救我的生死,断我的轮回,...
【原文】 或问:有鬼神欤?无鬼神欤?曰:有。鬼神可信奉欤?不可信奉欤?曰:亦可亦不可。何谓也?曰:夫子不云乎...
受持
【佛光大辞典】
上篇:受法 | 下篇:受胎礼 |
【世间解】 p0509 如如来十号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九页云:世间解者:谓于一切种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皆善通达...
梆
室洒
无相行菩萨
威势
十七种庄严
空有二宗
比丘性好粗语偷兰
哑子得梦
五门禅经要用法
东坡禅喜集
有漏道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乞富不乞贫的须菩提尊者

世间有许多苦恼,佛菩萨为何不蒙垂救

生不起惭愧心和忏悔心该怎么办

无形的三千亿财产
构陷他人 身得恶疮

起嗔怒心会引起的三种过患

唯有这句佛号,是应当尽心竭力的
